在工会工作发展的全局,明确工会工作的长远规划和阶段性目标。四是在《条例》、《意见》施行过程中,要注重广泛宣传,扩大社会影响,主动争取党委领导、行政重视、各部门和广大员工支持,形成各方共同关心、支持工会工作的氛围。
加快发展巩固和谐矿区建设。就是要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充分激发工人阶级的创造活力和劳动热情,广泛开展“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一五’、和谐奔小康”竞赛活动等多种形式的职工经济技术活动,促进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为和谐矿区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
维护稳定保障和谐矿区建设。就是要发扬工人阶级识大体、顾大局的优良传统,正确熟悉和对待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的调整,处理好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善于通过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自觉维护工人阶级队伍的团结统一,自觉维护工人阶级同其他劳动群众的紧密团结,推动形成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安定有序、各得其所的局面,努力成为增进团结、促进和谐的模范。
强化群众监督构筑和谐矿区建设,安全检查是煤矿安全治理的重要手段,确保动态安全的措施。坚持检查的力度不断加大,检查的形式不断深化,组织员工代表安全视察、使广大现场干部员工时刻感到在监控之中,按章作业的自觉性不断提高,违章作业受到了有效的遏制,使动态安全增强了可靠性。
围绕安全生产的主题,各级组织积极行动,紧密协作,各司其职,做到合作与分工相结合,努力形成统一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安全生产监督体系,为煤矿保安全、促生产营造一个更具人性化的工作氛围。
在煤炭企业这一特定的生产环境中,员工的自主保安意识和自主保安能力对安全生产的重大意义更是毋庸置疑。在现场工作中,只有工人自己才会及时维护自身的生命权,也只有工人自己才能在第一时间维护自身的生命权,因为没有人比工人自己更清楚在什么情况下自身的生命处于危险状况,应该采取什么措施避免危险状况,企业安全生产不能够忽视工人的声音。把员工纳入企业监管主体,使企业改善生产环境、完善劳动用工机制得到有力监督,使这种监督转变为强有力的保障动力,形成“人人参与安全治理”的安全生产第一道防线。
提高素质推动和谐矿区建设。就是要充分熟悉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和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用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充实自己,努力把握各种新知识新技能,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技术素质,不断发展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努力用工人阶级的先进思想和模范行为影响带动全社会,形成全体员工共同追求和谐、推动和谐的局面。
二、突出重点、健全机制,协调劳动关系,为构建和谐矿区做贡献
劳动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和具体体现。工
会组织推动构建和谐社会,最基本的就是要立足特点、发挥优势,把建立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作为一项长期重要任务抓紧抓好。要坚持“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的原则,围绕劳动关系的建立、运行、监督和调处等环节,在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上下功夫,积极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促进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使劳动关系各方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共谋发展。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在宏观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