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弱的现状仍未得到根本改变。三是各矿山企业在采掘、机电、通风、防治水、防灭火、图纸资料、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及现场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四是冶金、有色、水泥建材等行业安全监管工作还不够深入。五是部分安监部门和企业对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个别县(区)安监局对标准化工作不重视,宣传不到位,部分安监部门工作人员和企业负责人存在“标准化工作无所谓,达标不达标一个样”的错误认识。我们工作人员带领专家到一个露天采石厂进行三级标准化审查,询问矿长,他不清楚我们是来做什么的,对标准化工作更是“一问三不知”;还有的水泥企业,总是强调企业的困难,不舍得安全投入,影响了全市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六是还有一处省局挂牌督办的重大隐患(济钢10万立方米煤气柜的安全隐患)没有彻底整改完毕。
二、乘势而上,锐意进取,扎实做好09年度各项安全监管工作。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我市作为十一运会主办城市的重要一年。根据国家安监总局和省局2009年的工作要求,结合我市安全监管工作的实际情况,紧紧围绕 “安全生产年”这个工
作中心与重点,全面的展开工作。以“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为总抓手,通过春夏秋冬四大战役,加强企业基础工作,推广科技兴安,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强化监督检查,实现非煤矿山及相关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着力抓好源头管理。抓好源头管理是落实安全生产方针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前提和保障。今年将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严格发放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严格控制新上小型非煤矿山。组织开展安全生产许可证“回头看”活动,对已发证的矿山企业,对照发证标准,按一定比例进行抽查,确保发证程序和标准符合规定,进一步提高发证质量。对于新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和延期换证的,严格审查生产规模,达不到最低要求的,不予受理。要配合国土资源部门大力推广资源整合,促进矿山逐步实现规模化、规范化和机械化生产,继续关闭一批规模小、条件差的矿山。二是全面开展设备检测检验。加快地下矿山重点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加大地下开采矿山提升运输、通风防尘、电气设备、防排水等主要生产系统的安全投入,重点治理地下矿山水患,全面推进科技进步。三是严格执行“三同时”审查制度,对于新建、扩建及资源整合后的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及时组织专家,认真做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工作。四是继续完善重点乡镇(办事处)安全技术服务机构或专业协会的建设,直接面向矿山企业,融管理、服务、咨询等为一体,科学、合理、充分的配足专业技术人员,从现场管理、发现事故隐患、制定整改措施到督促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实行一条龙服务,切实担负起非煤矿山企业的安全咨询、技术服务、安全管理等工作。
(二)深入开展打非治违活动。严厉打击非法生产行为,严肃查处违法生产活动,是维护良好的生产秩序,实现安全生产的必然要求,根据国家总局和省局的要求,我们主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严厉打击非法生产行为。非煤矿山方面,对取得采矿许可证,没有进行安全设施设计就开工建设的,一律停止施工;没有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投入生产的,一律停止生产,并责令限期补办有关手续,逾期达不到要求的,坚决依法提请政府予以关闭。发现没有办理采矿许可手续而进行施工及生产的,及时移交国土资源部门依法予以处理。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针对非煤矿山非法违法行为的不同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