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一是把导游素质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提高导游队伍的思想道德水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一个优秀的导游,首先必须具备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各级旅游部门和旅行社要引导导游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努力提升导游队伍的整体思想道德素养,增强导游人员的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和服务意识,弘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全心全意为游客服务的风尚。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导游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导游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导游人员的职业教育和在岗培训是不断提高导游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旅行社作为导游培养和培训的主体,应该切实承担起责任和义务,要舍得在导游培训上花钱。各级旅游部门要根据旅游市场需求,抓好对景区导游、文博科教场馆导游员的业务培训。要把对导游人员的培训与导游资格考试、导游年审和日常管理结合起来,并积极探索课堂培训以外的其他培训方式,注重培训质量和效果。同时,要积极探索与大专院校联合办班,利用社会教学资源培养导游的路子。三是要不断优化导游队伍结构,适应我市旅游业发展的总体需要。面对快速发展的旅游业和日益多样化的旅游市场需求,要有计划地调整和优化导游队伍结构,建立以初、中级导游为主体,全国导游和景区导游相区分又相衔接的分级分类、类级结合、多层次多元化的导游队伍,促进导游队伍向高学历、高职称方向发展。
(二)着力推进改革创新,建立健全导游队伍的激励保障机制。重点可以放在三个方面:一是要推动建立公平透明的导游薪酬制度。积极推进旅行社和导游利益分配机制的改革,建立以基本工资加带团补贴为主体、佣金分成为补充的导游人员薪酬办法。我赞成导游工作也要引入竞争机制,把导游的收入、地位作用与业绩等相挂钩。二是要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导游执业激励机制。探索建立包括导游人员业务技能、职业贡献、从业资历等综合因素的职业晋升和分配激励机制。三是要逐步建立基本的导游执业保障制度,确保其基本工资收入、社会保障等合法权益,努力改善导游的执业环境和工作条件。
(三)着力加强公共服务,逐步完善导游服务管理体系。一是要大力推进导游执业规章制度建设。积极探索建立一套包括导游执业技术标准、企业合同、行业公约等规章制度。各级旅游管理部门要积极探索推进导游执业的相关政策,导游行业自律组织、旅游企业也要积极探索有关规制的建设。二是要加快完善导游服务管理体系。要根据导游不断社会化的特点,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创新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水平,健全政府领导、部门协同、企业参与、导游自律的管理工作格局。创造条件积极探索建立导游协会、导游之家等行业自律组织。三是要完善导游网络化管理服务系统。要健全导游人员的执业资质审核、ic卡管理、年审考核等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导游网络管理服务系统,建立健全以导游员从业资质、执业情况、信誉档案等为重要内容的导游执业动态管理服务系统。四是要发挥旅行社和导游服务机构的基础性作用。旅行社和导游服务机构应该是导游人员的“家”,应该对加强导游队伍建设、促进导游规范化管理,负有重要职责。要进一步明确旅行社和导游服务机构的职责,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导游队伍规范有序健康发展。旅行社和导游服务机构要主动承担起对导游合法权益保障和导游服务质量监管的双重责任,要把导游队伍建设与企业自身发展结合起来,全面加强对导游人员的培养使用、管理教育、服务保障,推动建立旅行社和导游服务机构与导游人员之间的和谐关系。
(四)努力营造建设高素质导游队伍的和谐环境。各级旅游部门把营造建设高素质导游队伍的和谐环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积极争取各方面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