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游客旅游活动的成败更多取决于导游的工作水平,取决于导游的服务质量。导游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整个旅游服务质量的高低,而且关系着一个地区旅游业乃至整个城市的声誉。三是信息反馈作用。在消费过程中,游客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对旅游产品的质量、标准等做出这样或那样的反映。而导游人员在向游客提供导游服务过程中,由于处在接待游客的第一线,同游客交往和接触的时间最长,对游客的意见和需求最了解。导游人员可充分利用这种有利条件,根据自己的接待实践,综合游客的意见,向旅行社、旅游部门提供最真实、最有价值的建议。四是宣传扩散作用。优质的导游服务能对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产品和旅行社乃至整个地区的旅游形象起到积极的扩散或传播作用,反之亦然。可以说,旅游产品的各种质量都与导游服务质量密切相关。因为旅游资源的特色需要导游人员讲解,“景色美不美,全靠导游一张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导游服务质量高,游客就会感到满意,某种程度上还可以弥补旅游产品的缺陷,这样游客就会以其亲身体验向亲朋好友进行义务宣传,进而扩大旅游产品的销路。如果导游服务质量不高,则会导致游客抱怨和不满,也间接影响到周围的人,从而障碍旅游产品的销路,并直接影响一个地方的旅游形象。
实践证明,旅游企业的壮大,离不开导游的辛勤劳动,旅游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导游的大力宣传,旅游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导游的积极参与。切实加强我市导游队伍建设是形势所迫、发展所需,也是事关我市旅游长远发展的一件大事。
尽管这几年,我市在导游工作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来看,导游工作仍然存在着“三个不适应”:一是导游队伍整体素质状况与旅游产业素质全面提升的要求不相适应。近年来,随着我市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导游队伍呈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执业导游数量从1998年18人发展到现在的550多人,年均增长53.34%。全市拥有导游资格证的人数600多人,其中执业导游550多人。但与此同时,导游队伍呈现年轻化、平均学历偏低、经验不足的状况。现有导游中,30岁以下导游占了87%,大专及以下学历导游占了91%,这其中高中、中专学历导游占了63%。在实际工作中,我也比较留意导游工作,我感觉总体上我市导游素质在呈上升趋势,但也有很多导游从知识水平、导游技巧、服务能力上还“导”不到游客的心里,有的导游对所讲的景点一知半解,讲解时常常三言两语、或一问三不知的情况十分普遍,很多导游只起到向导的作用,“游而不导”现象十分突出,优秀的导游凤毛麟角。二是导游队伍结构与旅游市场需求不相适应。除了通过竞赛等形式取得中级证书的为数极少的4人外,其余均为初级导游。在今年省旅游局组织的中级导游认证考试中,我市仅有10人参加。这种单一结构的导游队伍很难适应现阶段游客对导游知识和阅历的较高要求,不利于旅游服务质量的整体提高。三是导游管理体制和机制与导游队伍发展现状不相适应。一方面,兼职导游比例越来越高。目前,我市兼职导游比例已接近80%。旅行社作为基层导游管理机构的职责远没有得到发挥。导游业务年检与旅行社日常导游管理工作脱节,导致一部分导游长期处在导游管理的盲区。另一方面,导游人员的薪酬机制、激励机制,特别是劳动保障机制还不健全和完善,部分导游人员甚至没有劳动合同、没有固定薪酬、没有劳动保险。
二、要进一步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导游队伍建设
下一步,要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再下功夫。
(一)要着力提升导游素质,不断优化导游队伍结构。重点要抓好三个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