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从我县农业生产和旅游发展现状看,当旅游旺季来临之际,正是我县农业生产农闲之时。农民放下手中的农活儿,敞开农院,广纳全国各地游客,从事旅游服务和务农两不误,将农业生产和旅游经营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仅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还增加了农民收入。其次,有利于降低农业经营风险。开展乡村旅游强调的是充分利用乡村地域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众多的无形资产(如传统文化、生活习俗)具有投资少、效益高、回收快等特征,相对于其它产业发展更具有比较优势,市场风险也相对较小。农户只需将自家庭院加以硬化、绿化、美化、改水、改厕,并且购置一批厨房餐具,经过必要的学习培训,在县旅游部门检查合格后,便可挂牌对外营业。旅游旺季时接待游客,淡季时自用,不仅提高了旅游接待水平,还培养了农民良好的生活习惯。此外,农民的鸡、鱼、肉、蛋、蔬菜等农副产品和手工艺品还可以就地得以消费,增加农民收益。第三,可以促进非农产业结构的调整。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众多部门的支持和配合才能顺利进行。反过来又可以带动许多部门和行业的发展。开发乡村旅游无疑可带动农村交通运输、餐饮服务和文化娱乐等行业的发展,改变农村第三产业发展薄弱的方面。第四,有利于促进城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农家游吸引大批城里人来农村感受自然、体验生活。同时,农民足不出户就实现了产、供、销一体化,种、养、加工一条龙,吃、住、娱、购多种经营,农民不再将离乡进城作为感受现代生活的唯一途径,而是就地可以享受城市带来的文明成果,有利于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同时,农家游为农村带来了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拓展了农民视野,转变了农民思想观念,改变了农民生活习惯,净化了农村社会风气。农户通过硬化、绿化、美化庭院及改厨、改水、改厕和改造居住条件,从而对于改善乡村的社区环境、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农村城镇化都将起到十分有利的推动作用。第五,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世界旅游组织的测算结果表明,旅游业每直接增加一个就业机会,能带动相关的5个就业机会,乘数效应是相当明显的。我们围场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发展农家游,带有季节性,有的劳动力旺季过后仍可以出去打工,增加更多的收益。总之,发展农家游还有许多好处,所以说我们应大力发展
从我们发展实践看,我们毕竟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很多问题,还有很大差距。
一是思想观念尚需转变。部分乡镇干部和基层群众仍存在旅游与农村百姓的生活没有什么联系的传统思想束缚。同时受片面生态观光旅游束缚,导致我们有关乡镇的部分领导的着眼点没有放在发展乡村农家游上,没有真正看到我县在发展乡村旅游上巨大的潜力,在发展“大旅游”上缺乏开拓思想和创新意识。二是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大部分农家游农户的庭院、客房、厨房、餐厅、厕所等配套设施相对还比较简陋;缺乏必要的消防消毒设备;排污、排水通道不畅;所在村组道路的硬化、村落的绿化、美化、亮化,及乡村旅游标志牌和宣传牌等配套设施建设也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经营项目形式单一。当前我县农家游绝大多数以“吃农家饭”为主,经营项目只停留在提供餐饮的低层次服务上,缺乏具有满蒙民族特色的参与性、娱乐性项目,在旅游其它几个要素开发上还比较薄弱,使我县农家游的吸引力不强,游客滞留时间短,经济效益还比较低。四是规划布局特色不强。我县发展农家游的农户绝大部分是在原有房屋及庭院的基础上进行改扩建的,在房屋造型、院落设计、屋内布局等建设上不能充分体现出民族化、个性化的特征。此外各乡镇在农家游的整体布局上也缺乏特色鲜明的规划设计,存在“村村一样、家家如此”的现象。五是服务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