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十大旅游企业集团”,积极鼓励以大旅行社、大饭店为主体的旅游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使之上规模、上档次,向集团化方向发展。
(六)创新体制机制。一要放宽准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激发广大市场主体的创业活力,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二要推进整合。推进旅游资源的深度整合,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推动产业融合集聚发展。推进经营主体的整合,以资本为纽带,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提升竞争力。推进旅游管理资源的整合,支持各地开展文化与旅游、林业与旅游等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合力推进旅游发展。三要拓展网络。以品牌建设和经营方式创新为重点,推进连锁经营和集约式服务,加强网上旅游市场建设,构建旅游营销体系。四要集聚人才。大力引进高端旅游人才,加强旅游职业教育和从业人员培训,强化旅游业发展的人才支撑。五要保障安全。落实旅游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重点部位、关键环节、重要时段的安全隐患排查,完善应急预案,加强现场管理,进一步树立文明安全的*旅游形象。
(七)实施惠民工程。一是实施旅游景区惠民工程。整合全市旅游资源,注重区域联动、市县(区)联动,彰显*生态、人文特色,以开展“送亿元惠卡,游生态*”活动为契机,逐步建立旅游景区惠民工作的长效机制。二是实施旅游便捷工程。抓住当前扩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机遇,加大旅游公路、景区道路建设力度,重点解决好支线旅游交通和景区连接线“最后一公里”的交通瓶颈问题。三是实施旅游服务惠民工程。按照国际化、信息化、标准化的要求,进一步加快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询中心及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四是实施旅游设施惠民工程。加快推进旅游住宿接待设施,形成符合*旅游业快速发展要求的旅游住宿接待设施网络。加快自驾车露营基地的规划和建设,提升加油站、服务站、停车场、紧急救援、车辆维修、导引系统等多方面的服务品质。五是实施旅游就业惠民工程。充分发挥旅游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特点,抓住带薪休假契机,鼓励开发新兴休闲产品,培育旅游消费新热点,推进餐饮、住宿、交通、购物、娱乐、休闲等产业发展,扩大消费需求,增加就业岗位。积极统筹城乡旅游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积极培育农庄、山庄、渔庄为特色的乡村旅游点。
(八)推进区域联动。在旅游开发建设上,要实现政策、县区、项目、营销等方面的联动。另外,从一定意义上讲,这次全市旅游发展大会也是我们迎接上海世博、分享世博成果的一个重要内容。世博会的召开近在眼前,我们要以旅游的联动发展,迎接世博盛会,迎接四方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