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桥建成后交通格局的改变和世博营销战略,打好“*牌”,加强与长三角及舟山、绍兴等周边城市的“同城营销”,积极推进长三角旅游一体化。尤其要加强世博旅游的对接,将*旅游产品纳入世博会整体对外宣传平台,着力做好滕头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世博主题体验之旅等旅游营销工作,力争使*成为*世博旅游的换乘中心之一。三是创新营销手段,进一步开拓旅游市场。各级旅游部门要把传统的旅游宣传促销向旅游目的地整体营销转型,把我市的主要旅游景点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宣传推介。特别是要引导和整合旅游景区、旅行社等旅游企业的力量扩大宣传促销,进一步提升*旅游的整体形象和竞争力。要大力开发推介城市周边和中短程旅游产品,把*旅游产品纳入新华东黄金旅游线,形成与黄金周、小长假、长周末等热点时段相适应的旅游消费热点,充分挖掘老百姓的旅游消费潜力。要依托*商务会议资源优势,促进旅游与商务会议的融合,把*旅游节培育成为较具影响力的品牌节庆;要不断提升中国开渔节、中国开游节、梁祝爱情节、弥勒文化节等品牌节庆,办好系列乡村农事节庆活动。同时要在*国际服装节、浙洽会等会展活动中充分融入旅游元素,提升*旅游节庆、会展的生命力和影响力。要按照国家旅游局提出的“国民旅游休闲计划”、“全国乡村旅游倍增计划”、“入境旅游发展计划”等要求,积极推动以“畅游阿拉*,共享甬城美景”为主题的国民旅游休闲推广行动,整合政府、企业、媒体等资源,积极开展旅游产品的研发和旅游形象的推广,包装推出生态旅游、乡村旅游、都市旅游等大众化旅游产品,进一步拓展城乡旅游市场需求,拉动旅游消费。
(三)加快旅游品牌建设,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紧紧抓住当前国家扩大内需的战略机遇,充分利用我市的自然和旅游资源优势,从规划入手,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为带动,进一步加大旅游投资力度,加快旅游品牌建设,努力推动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素质提升,促进旅游业在转型升级中不断发展。一是积极推进旅游重大项目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重点旅游项目建设,通过政府投资带动社会投资,全力抓好“中提升”等重点区域的旅游项目开发,重点启动建设一批事关长远的、引导性的的建设项目,投资建设一批高水准的旅游景区、休闲度假接待设施、旅游住宿设施、旅游道路、旅游救援和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增强旅游业的有效供给。围绕全市“一核四区二十大基地”的旅游发展总体格局,加大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和优势集聚,进一步做大旅游产业规模,做精旅游产品质量。项目推进建设要落实责任,重点项目要有专人联系负责推进,确定的项目要抓紧落地,加快推进,使之早出形象,成为新的亮点。二是着力推动旅游业态多元化发展。要进一步加快旅游业与商贸、文化等产业的融合互动,扩大旅游产业链。积极推出都市旅游、海洋旅游、文化旅游、美食旅游、红色旅游等专项产品。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和综合服务功能,充分发挥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加快开发温泉、森林等多元化度假旅游产品。三是要进一步做大做强市场主体,着力提振市场信心。旅游市场主体是旅游业的根本。在当前经济运行下行的严峻形势下,要利用金融危机的倒逼机制,通过合资、联合、并购、重组等方式,促进旅游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扶持发展优势企业,着力提振市场主体的旅游投资信心,鼓励做大做强。要鼓励我市的连锁酒店兴办旅行社,发展专业旅游车队,促进旅游、餐饮、酒店实行产业集群式、品牌化发展。进一步规范旅行社的发展,引导旅行社做大做强与重组提升,推动旅行社向集团化、网络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积极引进和扶持一批以*为基地的区域性旅游集团、酒店管理公司、国际国内百强旅行社。鼓励大型企业集团进入旅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