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市旅游发展大会精神,对全市旅游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动员,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目标、落实措施,加快推进旅游经济强市建设。
一、肯定成绩,坚定加快旅游业发展的信心
20*年,全市旅游系统按照市委、市政府保增促调的总体工作部署和“发展大旅游、开拓大市场、形成大产业”的工作要求,围绕建设旅游经济强市的阶段性目标,合力兴旅,探索创新,锐意进取,克服多重不利因素,进一步加大旅游营销推介力度,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旅游经济逆势增长,旅游经济实力不断提升,主要指标再创新高,取得了不凡业绩。20*年,全市旅游总收入突破450.2亿元,接待入境旅游者、旅游外汇收入、接待国内旅游者、国内旅游收入等旅游业发展指标的增幅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高于全国、全省平均增幅,产业实力在全省排名第二,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六。旅游业发展直接带动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高,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成为保增促调的一个亮点, 为我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合力兴旅氛围基本形成。近年来,各地、各部门进一步加大政府主导力度,明确产业定位,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研究出台政策措施,着力推动品牌建设,旅游经济呈现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各有关部门进一步树立大产业、大旅游的观念,根据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加强部门协作,积极支持、推动旅游业发展,逐步形成了百业扶旅的良好局面。各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旅游,根据旅游业发展的形势变化,积极调整发展思路,充实旅游工作领导力量,强化旅游工作目标考核,进一步加大旅游发展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尤其在启动首批浙江旅游“十百千”工程创建工作中,各县(市)区坚持政府主导和部门联动相结合,强化创建活动与城镇综合建设、旅游重点项目推进、旅游目的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结合,进一步促进了各地旅游经济的发展。鄞州、象山进入省首批8个旅游强县(区)行列,*镇等5个镇(乡)、街道成为首批省旅游强镇,镇海九龙湖村等12个村成为首批省特色旅游村。
二是旅游营销推介卓有成效。20*年,全市各级旅游部门抓住*湾跨海大桥通车、北京奥运会、2010年*世博会等重大历史机遇,坚持城市形象宣传、旅游线路推广及旅游产品促销相结合,不断创新旅游营销机制,拓展境内外客源市场。策划推出具有城市标志性意义、大众参与性强、综合带动力大、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旅游营销节庆活动。先后举办了“*旅游节、*旅游*推广年、中国开游节、中国开渔节、象山国际海钓节”等各类旅游节庆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利用*湾跨海大桥通车带来的旅游格局变化,进一步拓展长三角区域合作空间,充分挖掘历史人文、海洋岛屿、山地湖泊、生态乡村等系列旅游产品,整合资源,整体促销,加强与嘉兴、*、苏南等*湾北岸城市的区域合作,增强旅游整体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旅游在长三角的影响力,使这些地区成为我市游客增长最迅猛的客源地。
三是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各地、各有关部门围绕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提升需要和休闲旅游需求,积极打造“大海、大港、大桥、大佛、大湖”五大品牌,进一步加快休闲旅游基地和商务会议基地建设,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推出旅游新产品,努力营造旅游产业发展新亮点。各地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业态的作用,积极引导旅游产品从单一的观光产品向多样化的休闲度假专项产品转型。精心培育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