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创新型旅游目的地和西南地区最重要的旅游集散地,成为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国际旅游休闲度假胜地。
围绕上述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力求实现新的突破:
一是在彰显特色优势、打造旅游精品上有新突破。精品景区是吸引游客的主要因素和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支撑,特色是旅游产品长盛不衰的生命力和竞争力。要立足*的优势和特色,按照“特色、协调、配套”的原则,科学合理地明确各旅游片区发展主题和定位,通过精心筹划和有效运作,建设空间布局优化、功能特色各异的精品旅游片区。要强化项目支撑带动,坚定不移地抓好旅游项目建设,继续跟踪*、环*旅游区、阳宗海、世博新区、*温泉和*六大精品景区建设,扎实推进老项目早扩容、在建项目早投产、签约项目早开工、前期项目早落地。要加快推进*旅游服务区、环*生态旅游、宜良阳宗海旅游小镇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和续建,推动寻甸星河温泉、北大营生态旅游项目尽快开业接待游客,支持世博新区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加快推进*、*旅游区改造建设。在实施精品旅游片区建设中,要注重产品定位和环境保护,正确处理旅游开发利用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通过科学合理规划,做到突出特色、体现个性,合理开发、永续使用,促进旅游产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良性循环。
二是在适应消费需求、发展都市乡村游上有新突破。旅游消费是最终消费和综合性的消费,是可持续消费和多层次的消费。发展旅游业要树立“大旅游”理念,坚持城乡一体化,开发建设一批乡村旅游产品,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大力发展都市游,着力开发现代城市特色休闲产品,集中力量打造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大型文化旅游精品项目,推出市场认可度高的文化旅游演艺节目,打造专业旅游街区品牌。特别是近年来,乡村旅游人气持续走高,短线游、本地游、近郊游日益火爆,乡野风光和田园生活已成为现代都市人向往的一种时尚。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充分考虑旅游业发展的要求,在特色活动、乡村民俗和乡土文化上做文章,开发完善一批观光农业休闲项目,规划建设一批生态休闲度假项目,使新农村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大舞台。要高标准、高水平规划建设一批特色旅游小镇和乡村旅游示范点,推进乡村养生旅游试验区开发建设,争取到2010年,将*打造成我省首家以乡村旅游为主题的国家4a级旅游区,将盘龙区双龙乡和富民县永定镇初步建设成为具有全国领先水平的乡村养生度假旅游基地。
三是在传承历史文化、展现民族风情上有新突破。历史文化具有无穷魅力,民族风情则是展现一个地方人文的独特之处。作为历史、文化、民族等最具特色的城市之一,*历史悠久,民族文化绚丽多姿,可以传承和融入的元素很多。在旅游产品的打造建设中,要充分展示文化,体现人文思想,充分利用我们的历史资源和文化优势,发掘传承历史内涵和民风民俗,增强旅游产品文化含量,丰富提升*旅游产品内涵及可持续竞争能力。重点包装提升*、云南民族村等现有传统旅游产品,再造老景区市场竞争力。大力发展面向市场的文化旅游业,加快推进云南印象大剧院等凸显特色的专业旅游文艺演出剧场建设。强化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注重宗教文化体验,重点打造*宗教文化名山,*南岸盘龙寺、*寺等佛教文化旅游片区。大力发展博物馆业,推进云南陆军讲武堂等博物馆建设,打造一批博物馆类a级旅游景区。引入现代旅游观念,积极推进历史名人旅游项目开发,深度开发打造一批具有*历史和民族风格的特色旅游商品。重点抓好郑和故里文化旅游项目开发,确保年内开工建设。主城四区要开发建设一批小、特、精的公共文化设施和历史文化展示项目,规划建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