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巨大。大力发展旅游业,不仅能够较好地解决就业问题,而且对提高城乡人民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四是加快旅游业发展,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状
况,是城市面貌、文明程度、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讲,抓旅游业就是抓投资环境和城市形象建设。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可以更好地展示我市的人文环境、社会环境、投资环境,扩大*在海内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总的来看,我市旅游业正在进入加快发展的新阶段,由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迈进的时机日趋成熟,条件基本具备。我们要抓住这一机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大旅游发展战略,强化规划和政策引导,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全面提高旅游核心竞争力。到2010年,要接待游客83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6亿元。旅游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位居前列,努力把成都市建设成为旅游经济强市。
二、加大旅游统筹规划和资源整合力度
规划是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首要前提。“十一五”期间是我市旅游发展的重要时期,制定好“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意义十分重大。要高起点、高水平编好“十一五”规划,以科学规划引领旅游业的更大发展。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认真学习国际先进理念,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并重,统筹考虑区域资源整合,优化旅游要素配置,使规划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充分体现产业发展的目标定位和功能特色,做到旅游业发展与全面实现“两最两强”目标相协调,旅游设施建设与城乡一体化进程相配套,旅游规划与区域发展规划及各项专业规划相衔接。同时,要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严格遵循“先规划、后建设”的开发程序,加强规划实施监督,防止盲目开发和低水平重复建设。要在旅游发展规划指导下,建立旅游业“十一五”重点项目库,提高项目策划和建设水平,努力把重点项目和重点景区打造成为旅游精品。
在完善和实施旅游业发展规划过程中,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尊重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把旅游业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努力做到“三个结合”,推动“四个转变”,实现“五个加快”。一是把发展旅游业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依托*、青城山等自然资源和重要文物古迹发展起来的传统观光旅游,是建设旅游经济强市的重要基础。*、青城山又是世界文化遗产,要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充分发挥旅游业对生态环境建设的积极功能,把旅游开发建立在环境承载力之上,在注重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在开发经营中加强保护。要深入挖掘旅游的文化内涵,提高文化品位,增强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努力实现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二是把发展旅游业与促进区域共同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要把发展旅游业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有效载体,加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群众增收致富。要大力推动区域旅游合作,加强与九寨沟—黄龙、乐山—峨眉山等省内外著名旅游区的合作与联系,促进线路对接、客源互送、促销联手、管理协调,以大联合推动大发展。三是把发展旅游业与城市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城市是旅游业的主要载体,旅游发展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涵。要以城市环境和品位的提升吸引更多的游人,推动旅游业的发展;要以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动城市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凝聚和展示独特的城市文化,促进城市经济的繁荣。要充分发挥规划的引导作用,推动旅游业由景点的单元竞争向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