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竞争转变,由单一的门票消费向综合消费转变,由单纯的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由传统旅游向现代旅游转变;加快提升市旅游的综合竞争力,提升旅游行业应变力,提升旅游市场吸引力,提升旅游企业内生力,提升旅游发展支撑力。
旅游景区是旅游业发展的主体,也是旅游业赖以生存的基础。要以规划为指导,以城市为中心,以资源为依托,以项目为支撑,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打造知名品牌和拳头产品,加快形成以观光旅游为基础、休闲度假旅游为主导、特色旅游为辅助的旅游景点开发和发展模式。要进一步发挥会展节庆活动的品牌价值,使之成为特色旅游文化产品,满足不同游客需要。一是加快精品旅游区建设。加快建设中国水利论坛、复兴街文化旅游街区、多功能“游客接待中心”、灵岩山综合开发等项目,建成世界水利文化的体验之城,文化遗产与文物古迹的珍藏之城、川派建筑与园林艺术的展示之地,高品位打造都江堰水文化精品旅游区。尽快实施青城山国际观光
休闲集镇、青城后山旅游景点综合改造、旅游古镇建设改造、中国道教博物馆、青城外山文化观光度假区综合开发等项目建设,着力建设中国道教文化名镇,高质量打造以体验道教文化生态为主,集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精品旅游区。要加快龙池生态旅游度假区、虹口生态度假示范区、紫坪铺库区旅游综合开发,高效益打造龙池—虹口生态动动休闲度假精品旅游区。二是要抓好旅游节庆活动。我市的清明放水节、道教文化节、消夏夜啤酒节等节庆活动已具有一定的品牌和知名度,我们要继续办好,并办出水平,提升产业联动效应。
三、努力提升旅游服务和管理水平
竞争性强是旅游业的重要产业特征,这既体现在资源竞争和产品竞争上,又体现在产业竞争和目的地竞争上。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增创新优势,开创新局面,必须大力拓展旅游市场,扩大服务领域,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在更高层次上实现更快更好发展。
(一)大力开拓旅游市场,塑造都江堰旅游新形象。旅游经济是“注意力经济”。宣传旅游产品,塑造旅游形象,开拓旅游市场信息是旅游业加快发展的重要条件。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旅游部门的主要任务就是宣传推介。在建设旅游经济强市的进程中,要进一步加大*市旅游整体形象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我市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最佳中国魅力城市、长寿之乡和国家4a级旅游区(点)的品牌效应和市场效应,采取各种营销手段,不断提高我市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积极推行“区域联动,行业联合,企业联手,媒体联姻,电子联网”的大旅游促销战略,加快形成全方位的促销体系。进一步整合旅游节庆活动,办成我市的旅游品牌。充分利用外事、侨务、对台、文化、出版等对外渠道,广泛开展旅游宣传活动。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承办和接待各种国际性、全国性会议、展览、赛事等大型活动,集聚人气、扩大旅游的经济和社会效应。
(二)拓宽旅游服务领域,延长旅游产业链条。培育增长点、拓展新空间、拉长产业链,是产业演进的一般规律,也是做大做强旅游业的重要途径。旅游消费是综合消费,必须积极向购物、娱乐、商务等消费环节拓展,向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延伸。一是扩大旅游购物消费。目前,旅游者在我市的购物消费占旅游总消费比重仅为20%左右,与发达地区普遍的40%至60%相差很大。要大力开发具有都江堰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旅游土特产品和大众旅游商品。大力培育旅游商品销售市场,在主要旅游区(点)建立特色鲜明的旅游购物中心,积极发展旅游商品中介机构,促进旅游商品设计、生产、销售的良性互动。二是发展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