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等问题。10月25日《中国旅游报》第7版发表了一整版经验性的探讨文章,大家可借鉴、参考。在旅游运输问题上,据初步了解,今年我市出现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价格问题,许多旅游发达地区的运输成本比我市低得多。到底是什么原因,有哪些好的解决办法,市旅游、交通部门和旅行社要善于捕捉信息,学习借鉴别人的先进经验,改进我们的工作。我们可以在本市交通等已具备一定条件的运输企业中,着手组建旅游运输市场。同时,还要通过市场运作的方式,引入竞争机制,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旅
游运输市场,切实有效地促进旅游运输市场的建立和完善。
2、关于导游队伍素质建设问题。近期可具体从四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要抓住今年导游员资格考试即将到来的时机,广泛宣传发动,为考生报名和培训尽可能提供便利条件。二是可以襄樊学院旅游系、襄樊旅游学校为基地,抓紧培养一批德才兼备、思想业务素质高的导游人员,不断壮大导游队伍。三是要加大对导游的考核力度,严格导游准入制度,提高导游拿证的“门槛”,真正做到“宁缺勿滥”,保证导游整体水平的提高。四是各景区(点)也要结合各自特点,尽快创作出富有特色、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的景区(点)导游词,作为导游员或解说员讲解的基本教材。同时,旅游执法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查处无证导游,取缔和打击黑导、野导等害群之马。今后,全市无国家导游资格证的人员不得进入旅游市场,停止地方导游资格证的使用,确保导游市场的纯洁,从而推动全市导游队伍的健康发展。
3、关于旅游商品问题。旅游最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如新加坡、香港购物占旅游收入的60左右,一般国际平均水平占30,我国平均水平在20上下,我市所占比重在10左右。客人在我们这里旅游花了钱,但并不满足,因为没有买到称心如意的、可作纪念的东西。近几年,我们在城市规划、古迹修复、环境美化等方面下了不少功夫,经过多年开发也积累了一定的地方特色精品。但还明显存在挖掘、拓展不够的问题,没有形成产品系列、产品规模、品牌效应以及经销网络。目前为止,我市还没有一家成规模的地方特色产品或旅游产品专卖店,更没有一条能集中展示地方特色的精品商业一条街。请来了客人,却卖不出去东西,没有达到带动旅游消费、促进经济发展这个目的。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尽快着手研究探索、组织开发。旅游产品要唯我独有,就地取材、生产能力都没有问题,要害是设计问题。市旅游部门要迅速组织征集、评选活动。可以成立旅游产品协会,发动社会力量,加快襄樊旅游纪念品、工艺品和特色商品的开发步伐,提高旅游商品收入在旅游业收入中的比重,促进我市旅游业的快速、持续发展。
4、关于景区、宾馆治理问题。当前,搞好景区(点)、宾馆内部员工培训、治理,规范言行和服务是促进旅游企业业务量上升的必要措施。一般来讲,宣传推广越重视,知名度就越高,游客对这些地方就越熟悉,反之,吸引的客人就很有限。希望相关部门进一步重视这个问题,注重处理好这些关系。
5、关于旅游安全问题。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是黄金周的工作目标。四点都很重要,但安全是第一位的。今年“十一”黄金周虽然没有出现大的旅游安全事故,但并不是没有问题。公安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安全防范措施,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确保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旅行社、宾馆、饭店和景区(点)等营运部门也要加强自身的安全保卫措施,在这个问题上,市旅游局要加大考核检查力度,切实让游客在襄樊游得尽兴,玩得放心。
同时,各旅行社在今后的工作中,也要切实做到“诚”字为本,“信”字当头,实行“诚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