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管理体制改革目前是我县旅游工作的一个主要课题。在前期的旅游开发建设阶段,政府主导、部门投入为我县的旅游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自大规模建设向经营收益的战略转变阶段,旅游经营管理体制转变没有适时跟上,造成行政管理和市场经营没有科学分离,企业经营主体职能配置不合理。这一弊端已成为旅游产业发展壮大的主要障碍,具体表现在:一是机制问题。经营资产没有实现市场化经营,企业没有发挥追逐市场收益最大化这一市场经济特性,导致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和优胜劣汰机制不能发挥作用,企业经营者安于既得成绩和利益,缺乏前进动力,在总体上损害旅游企业的健康发展。二是职能问题。市场经营与原有的林业保护、文物保护岗位职责交叉,一方面在客观上造成重行政管理与保护工作而轻经营与服务工作,使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和扩张机能被置于从属地位,另一方面,企业市场经营行为与部门行政管理行为混合,使市场监管力量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导致存在部分市场违规操作行为。三是人员素质问题。企业市场经营受到行政干预的束缚,没有经营自主权,直接导致没有用人自主权,一方面,外面的优秀人才进不来,另一方面,内部人员原有岗位与旅游服务岗位的职业素质要求不同再加上培训工作不到位,使总体队伍素质不高。
旅游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已在旅游产业队伍和相关部门与乡镇中得到共识。在月份举行的全县旅游工作座谈会上,已经开始论证准备,县主要领导已经举行了几次专题会议,听取汇报。体制改革是大势所趋,虽然免不了会有阵痛,但这一关必须破功,而且要尽快。现在体制改革的框架已逐渐清晰:成立宝天曼旅游开发经营公司,明晰产权,进入市场化经营;将宝天曼旅游区包括景区所在的保护区经营区、葛条爬、古檀沟、大龙等旅游服务区从原有行政区划中分离出来,成立宝天曼旅游区管理委员会,为体制改革和后续发展创建“大旅游”环境。有关公司组建问题:一是月底前宝管局要组建公司经营班子,自管理局分离出来。二是公司接管景区导游队伍和宾馆服务人员队伍,其它服务管理人员面向社会公开选拔,除班子成员外,建立自由用工制度,给予公司用人自由权。公司人员队伍在月日前基本到位。三是宝管局要按岗位职责妥善进行公司与管理局人员分流工作,月日前分流工作配合景区经营活动。日后分流工作完成到位。四是公司经营资产月底前分割核算到位。有关公司运作问题:一是公司经营班子自管理局分离后,管理局保留其原职务、岗位半年,待公司完成资产改造或重组后,可以回原单位工作。二是公司资产改造或重组前,实行总经理负责制,总经理对管委会负责;公司改造完成后,总经理另行任职。有关管理委员会组建问题:一是月日前,有关乡镇做好区划分割准备,并就具体工作推荐中层岗位人选。二是管委会正式运作前,相关乡镇停办区域内一切行政审批手续,同时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对干扰体制改革的一切违规违法行为,严惩不贷。
(二)以优势资源项目为载体,实现旅游招商引资工作的重大突破。
县委十届三中全会明确作出了以对外开放统揽工作大局,加快项目建设,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是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形势下,审时度事、深思熟虑做出的战略指向性决策,它的核心内容就是千方百计进行招商。西峡县在年的时候还没有旅游局,市里也没有将它列为旅游资源大县,但近几年来,大量民间资本的投入开发和市场化、专业化的宣传造势活动,使西峡县成为全市旅游业的一颗新星,一个社会融资、引资办旅游的典型。我们的工业基础和经济实力不如西峡,但我们的旅游资源优势却非它所能比拟。自我们成功实施旅游开发战略以来,尤其是宝天曼生态旅游区强势进入市场、经济效益逐步显现的新气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