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底增加80元和87元,增长8.94和9.28。
4.建立完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围绕人人享受医疗保障的目标,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一是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市政府印发了《市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对原暂行办法和实施细则进行了修改和完善,提高了医疗保障待遇。二是建立城镇居民和未成年人医疗保障制度。市政府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出台了《市区居民医疗保障试行办法》和《市区未成年人医疗保障试行办法》,从制度层面上实现了人人都享有医疗保障的目标,使城乡所有居民分层次纳入了医疗保障的覆盖范围。
5.推进工伤保险制度改革。市政府印发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工伤保险工作的通知》,提出了全面推进工伤保险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并分解下达了扩面工作任务。嵊州市开展农民工先行参加工伤保险试点工作,同时,研究出台了事业单[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https://wbqr.cn”]位、民间非营业组织参加工伤保险的实施办法。
6.制定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政策性意见。市政府下发了《市人民政府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健全了农民工权益维护机制,建立了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较好地发挥了牵头协调工作,有力促进了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维护。
(三)劳动关系调整工作成效比较明显
全市劳动保障部门围绕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十分重视加强劳动用工管理,强化劳动关系调整机制建设,努力完善维权和维稳机制,促进了劳动关系的和谐和社会的稳定。可以说,20*年是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比较少的一年。
1.不断加强劳动用工源头管理工作。一是加强劳动保障监察网络建设。积极实施市、县(市、区)、街道(乡镇)、村(社区)四级劳动监察的网格化管理。全市建立劳动保障监察中队27个,聘请协管员2163人,劳动监察网格化管理已初见成效。二是不断完善工资分配宏观调控制度。认真落实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调整到670元。发布273个工种的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为规范企业工资分配和劳动者择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三是推进劳动合同签订工作。全市签订劳动合同人数72.08万人,合同签订率94.5。诸暨市政府每年组织劳动合同签订督查工作,劳动合同签订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
2.深入开展"打造零欠薪城市"专项行动。各地在认真组织开展"春雨"、"春苗"、"春雷"行动的同时,切实开展打造"零欠薪城市"专项行动,确保职工按时足额领取应得工资,确保不发生新的拖欠,确保不发生因欠薪而引发的重大群体性事件,确保我市的清薪工作走在全省前列。这项专项行动,由于领导重视,目标明确,责任落实,措施扎实,做到了调研早,部署早,行动早,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重视维护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拖欠工资方面的举报投诉明显减少,全市没有发生因欠薪引发的特别重大的恶性事件。20*年,打造"零欠薪城市"专项行动受到了劳动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和建设部的联合表彰。
3.努力提高劳动争议处理质量。全市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按照"快受理"、"快立案"、"快审理"、"快结案"原则,依法及时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努力提高劳动争议处理质量。全市共立案受理各类劳动争议1759件,处理结案1722件,其中仲裁调解931件,仲裁裁决436件,其他方式355件。为用人单位挽回经济损失309万元,为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4598万元。
4.认真做好维稳和信访接待处理工作。各地认真贯彻新《信访条例》,积极慎重地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和网上咨询的答复,有力地化解了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