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知名度和品位的迅速提升,吸引了众多投资商的目光,旅游招商来势较好。
2.旅游营销积极推进。坚持政府主导,多元营销,整体塑造**旅游形象。举办了**旅游产品推介会,组织旅游企业参加了桂林旅游交易会、2008年省旅游节暨首届中国旅游精品博览会、周边县市红色旅游线路考察、红色旅游区域合作高峰论坛等活动;利用各类知名媒体,加强了**旅游形象宣传,旅游氛围逐渐浓厚,旅游意识大幅提升,旅游人气不断旺盛,旅游关联作用日益彰显,极大地提高了**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精心包装了生态旅游、红色旅游、产业旅游三大精品线路,加强了区域旅游合作,**纪念馆被列入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实现了旅游业人气、财气两旺。2008年,全市共接待游客8200万人次,实现旅游产业收入28亿元,增长17.1%;其中**公园接待游客30万多人次,实现门票收入1000万余元,增长1倍多。同时,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餐饮、文化、娱乐、运输、农产品生产与加工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三)商贸流通日趋繁荣,外经外贸形势喜人,有力促进了现代商务的发展
2008年,我市商贸流通工作大力实施“促繁荣,上品位,抓宏观、健机制”的工作措施,现代商贸中心的地位逐步形成。
1.强管理,规范了市场秩序。积极推进城区“农改超”工作,新建了生鲜超市,组建了成品油行业协会、粮食行业协会等商贸行业协会组织,加大打击消费品市场欺行霸市、掺杂使假的行为,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
2.抓引进,提升了商贸品位。2008年,完成商贸招商引资5.16亿元,新引进了**等知名商贸企业入户;顺利推进了**大酒店等3家五星级标准宾馆的建设;依托商贸招商和宏观调控,促进了文化步行街的逐步繁荣。大批商贸业态的成功引进,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品位,带旺了人气。
3.重搞活,繁荣了城乡商贸。积极推进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引导城市商贸企业开拓农村市场,搞活农村商贸流通,加快城乡商贸一体化。我市被列入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市,新建、改造、加盟了50个乡村连锁超市。商贸业态逐步向周边地区延伸;**店成为全省第一家“万村千乡”工程样板超市。全市商贸流通企业达到了15.27万个,商贸从业人员达到了23.5万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5.5亿元,增长14%。
4.促开放,扩大了对外贸易。通过鼓励企业加快发展出口贸易,积极申报筹建海关**办事机构,组织企业参加“福州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等活动,进一步拓展了企业和名优特精产品的域外市场,提升了外经外贸水平。目前,全市出口企业达521家,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改善,纺织、化工、医药出口额也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全市实现外贸直接进出口总额9.3亿美元,同比增长22%。
以上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各级各部门的支持配合,得益于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在此,我谨代表市委、市政府,对给予商贸旅游工作大力支持的各级各部门领导,对战斗在商贸旅游工作第一线的全体干部职工,对热忱关心**商贸旅游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市商贸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一是商贸旅游企业规模偏小,产业化、市场化水平偏低,第三产业经济总量不大。二是商贸旅游内部挖潜不够,特别是旅游资源品质提升力度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三是第三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和理论研究滞后。这些问题都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二、科学谋划“十一五”商贸旅游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