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一、20*年全国旅游业发展情况
(一)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旅游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更加明确。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的要求,在“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确立了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的目标,确立了加快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素质、综合发挥旅游产业功能三大主要任务,强调要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各省区市党委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加重视旅游业发展,全国已有25个省区市把旅游业确立为支柱产业或先导产业。*省委省政府长期以来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旅游业被确立为主导产业。湖南省委专门召开常委会研究旅游工作,并把旅游业确立为支柱产业。吉林省委省政府提出“十一五”时期把旅游业培育成支柱产业。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把旅游业作为发展高原特色经济的重点支柱产业。各级党委、政府发展旅游业的热情和力度空前高涨。党政主要领导同志亲自部署、具体指导、重点推动,分管领导和各部门狠抓落实,“党委重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各方支持”的良好局面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二)三大市场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全年入境旅游保持平稳增长态势,特别是外国人市场呈现较快发展势头。国内旅游在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战略推动下,以其良好的成长性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消费大众化、常态化趋势更加明显。出国(境)旅游继续快速增长,出游方式更趋灵活,目的地选择更为多样化。
预计全年入境旅游人数可达1.25亿人次,增长3.9%。其中,入境过夜旅游人数4991万人次,增长6.6%;外国人2221万人次,增长9.7%。旅游外汇收入339.5亿美元,增长15.9%。国内旅游人数13.9亿人次,增长15.0%;国内旅游收入6230亿元,增长17.9%。旅游总收入8935亿元人民币,增长16.3%。全年出境旅游可达3452万人次,增长11.3%。我国继续保持世界上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和亚洲第一大出境旅游市场的地位。
(三)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按照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旅游业促进“三农”的积极作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出了“中国乡村旅游年”系列活动。制定了《关于促进农村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召开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现场会,与建设部联合召开旅游小城镇发展工作会议,与环保总局、建设部共同召开生态旅游发展现场会,与世界旅游组织、世界银行、贵州省政府共同举办乡村旅游国际研讨会,举办了“首届乡村旅游节”,推进农业旅游示范点建设,促进有条件的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积极发展旅游业。各省区市党委政府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扶持,有许多成功的做法。各级旅游部门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联合农业和农村工作相关部门,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发挥广大农民和农户的积极性,通过重点指导、典型塑造、市场引导等多方面措施,培育了一大批以“农家乐”、旅游型村镇为代表的乡村旅游点,使乡村旅游呈现兴旺繁荣的良好局面。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等地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抓手,成为湖南、*等地培育支柱产业的重要内容,成为*、贵州等地发挥资源优势的重要手段,成为北京、上海等地促进城乡交流的重要途径,成为*、*、*等地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地转移,带动了农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城乡交流和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旅游已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四)发挥旅游独特优势,积极配合国家总体外交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