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也已经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在新房子建设方面,我建议大家还是要围绕古镇建设再进一步提高品位。三是饮用水问题解决了。多年以来,*集镇所在地五六千人口饮用的都是地表水,不仅水源得不到有效保障,夏秋时经常断水,水质安全保障更是无从谈起。结合古镇开发,为了解决古镇居民饮用水问题,市里专门召开了*镇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有关问题协调会议,专题协商推进有关工作。目前,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已经着手实施,项目建设进度已完成40%,预计年底前能够让古镇居民喝上干净卫生的放心水。
二、抢抓机遇深化古镇旅游开发,扎实推进“中国幸福乡村”建设
实施*古镇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是*镇建设“中国幸福乡村”的重要载体,也是*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的广大干部群众一定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细化落实各项工作举措,实现古镇有序开发,促进“中国幸福乡村”建设取得更大实效。下面,我围绕如何深化古镇旅游开发,与大家谈一些想法,提几点希望。主要也是从思想理念和具体行动两方面来讲讲。
(一)、从思想理念上讲,要增强三个意识。
一是时不我待的机遇意识。*古镇的开发,为*镇、村群众发家致富带来了新的机遇。这个机遇大家一定抓牢,多思考。首先,为农特产品在家门口开辟了消费市场。*物产丰富,出产的脐橙、山药、板栗、茶叶等农特产品得益于*的独特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而具备了优良的品质;*豆腐、铜锣糕等特产更是名声在外;当年著名导演谢晋来*时,对这里出产的白豆蔻赞不绝口,每年都要汇款来托人购买。由于地处偏僻,*各种农特产品都需要运往山外进行销售,再加上农民经营分散,产品规模效应不强,对市场的把握能力有限等原因,脐橙等农特产品经常出现滞销的情况,广大农民群众对产品销路都比较发愁。古镇对外营业后,大量游客就会到来,来了以后就要花钱,将会在本地形成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豆腐、山药等特产通过饭店就可以消化,茶叶、铜锣糕等游客能够作为特产带回,而且产品价钱还能比以前卖得更高。而且随着*古镇名气越来越大,游客越来越多,相信*的农特产品不仅不愁卖,大家还会抢着买。其次,为广大村民在家门口创造了就业岗位。和我市很多其他乡镇一样,外出打工是*村民谋生的重要选择,因为很多年轻人很多都到外地打工,所以走在*街上看到的大都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项目的启动,将直接带动古镇三次产业的发展,创造很多的就业岗位。比如古镇的开发建设需要大量的建筑工人,餐饮业需要大量的服务人员,文艺表演需要大量的演员,等等,这次黄金周,*旅游办就雇佣了20多位当地的村民参与管理和服务。村民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择业,开店的开店、种植的种植、表演的表演。总之,古镇对外营业后,只要村民肯动脑经、花功夫,不出家门就能就业,并且收入也将会比原来都很大的提升。在就业方面,镇里也要组织一些技能培训,促进群众就业。第三,为特色文化在家门口搭建了展示舞台。*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民风民俗独特,山歌、民谚、木偶、高跷、龙灯、剪纸等技艺千百年来在民间流传,这些民间艺术是宝贵的非物质遗产,需要我们大力发扬和传承。现在我们大陈村就搞得很好,不仅卫生很整洁,文化业搞得红红火火,大陈村歌被评为全国十佳村歌。今年9月25日到27日,*举办了创建“中国幸福乡村”暨首届民间文化艺术节活动,群众自创、自导、自演的、极具浓郁古镇特色的文艺节目,受到了游客的一致好评,为古镇开业营造了浓厚氛围。今后,我们要继续加大对这些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力度,特别是要组织一些技艺的传人,定期的、经常性的为游客进行表演,更好地保护这些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