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村干部群众所做的工作。多年来,不论是日常保护还是在古镇开发建设期间,不论是村镇干部还是广大群众,都表现出了很高的思想觉悟,积极自觉主动地配合做好古镇保护和开发各项工作,保证了工程如期完成。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积极保护古镇文化遗产。*古镇之所以有开发价值,是因为其历史原貌保存得较好。为了保存古镇文物,我们古镇居民可以说做出了很大的牺牲。如在住房方面,*古镇从1991年被省政府列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之后,新房子几乎都不能建,老房子又不能拆;从1998年开始,*古镇区内就全面停止了建房审批,一直到现在,已整整有十年了。古镇保护区内的人口密度本来就相当高,因为不能建新房,造成了在一座老房子中平均住有4、5户人家的困难局面,姜遇鸿旧宅中当时曾有18户人家居住。很多村民的子女到了结婚生子的年龄,还和父母挤在一屋,睡几层的床,甚至有的村民是租房住的。虽然古镇保护给大家的生产生活带来许多的不便,但我们*的群众是深明大义的,是顾全大局的,是有长远眼光的,在很多方面作出了很大的牺牲。今天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大家这么多年为保护古镇所做的努力表示由衷的感谢。首先是为你们自己保护,其次,也为*市保护好了这样的一个好地方。
2、积极配合征地拆迁工作。镇机关干部认真负责。在项目动工建设之前,*镇的干部全面走访了涉及的4个行政村1000多名农户,广泛宣传古镇开发的积极意义,听取群众合理化意见和建议,为征迁安置政策出台、一期项目实施重点提供了第一手材料,并营造了古镇开发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项目启动后,镇干部又继续深入农户家中,并人手一册建立村情民意档案,及时了解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专业房屋丈量的工作队伍,丈量面积和评估时认真负责,公平公正。如镇干部丁日金,在对房屋进行丈量评估时,多的时候一户就要跑20多次;分管领导周昌炎带着有关文件和政策跑遍了1*多户拆迁户,做好群众思想工作。村两委成员尽职尽责。特别是浔里、花桥、枫溪三个村的村队干部,利用晚上时间走家访户,调查摸底农户基本情况、思想动态,倾听群众的合理化建议,全力做好与农户的协议签定工作和项目用地征收工作。每一户征迁户动迁和搬迁时他们都到现场帮忙,征迁户无钱盖房时主动出面帮助贷款,遇到困难时积极帮助与镇政府和上级部门沟通协调解决。广大村民主动配合。在古镇项目建设征迁工作中,涌现出了许多可贵的“第一人”。万事开头难,每一项工作,都需要有带头人。当然,我们更不能让带头的人吃亏。像前面表彰的两批先进:协议签订第一人祝梅光、房屋动迁第一人高云根、房屋动工第一人周建兴、房屋竣工搬家第一人胡长根、立面改造第一人姜志文。这些是开发当中涌现的先进,今后还要表彰古镇管理当中、经营当中率先示范的第一人。对第一人,对古镇开发有突出贡献的,要记录在古镇镇志、村志上,记录在历史的史册上,今后,对有特殊贡献的,还可以通过立雕塑等形式进行纪念。还有一些事迹也十分感人。如左邻右舍公司老总祝军,家住浔里村,老宅也在拆迁范围之内,其父母因对老屋比较留恋,虽然镇村干部多次做工作,但都不同意拆迁。祝军了解情况后,主动做通老人家的工作,使拆迁工作顺利推进。浔里村的徐某和李某,主动把拆迁补偿中双方有争议的房产及补偿征迁款总价值2万元赠与当地敬老院,精神难能可贵。有这样的老百姓,市委市政府深感欣慰,感觉到开发*古镇是值得的。还有浔里村的毛成武,从“后进”变成“先进”,在经镇干部多次做工作签订协议后,积极帮助镇村出谋划策,提升、打响*古镇品牌,为古镇开发做出了贡献。
3、积极弘扬文明新风。古镇正式对外营业后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