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认真研究文庙、宛西自治馆和县衙一体游览的最佳结合点,丰富和提升人文景观游的品位和份量。旅游产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一山一衙”两大旅游景区建设是我们的初步目标,对灵山、狄青洞、黄龙寨、石堂山、邓窑遗址等宗教文化和洞穴景观,包括农业观光游和特色工业游,大家都要有所认识,有所考虑,按照“规划先行,保护资源,利用资源,逐步建设”的要求,力争使新的景点,包括农业、工业的观光点成为精品游线的组成部分。
(三)抓交通配套,提高通行能力,为旅游提供支撑。交通建设是创建旅游名县的必备条件,没有良好的交通,再好的景点景区也难以迎宾、创造效益。前几年,我们围绕旅游景区的交通建设,加大力度,向上争取,初步形成旅游入景回线,但景区的道路建设依然非常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旅游产业的发展。为此,今年县委、政府决定投资多万元对宝天曼景区的道路实施综合拓宽改造,力求达到良好的进入性。就下步的工作,主要是抓好三点:一是围绕旅游抓交通。目前,对形成通往景区的骨干道路,包括杨店至七里坪,夏馆至万沟,夏馆至桃花源,初步有了建设的规划,承担争取建设任务的交通、计委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强衔接,加大对上争取力度,确保今、明两年落实到位,建成通车。同时,加快湍源至洛阳,七里坪至南召等区间公路项目的争取力度,对我们已规划的小的景点景区包括让河、七星潭、云路山、油桃沟、狄青洞、石堂山等,交通部门及有关乡镇要事先筹划,编报项目,争取资金,组织建设,为景区的开发和精品游线的形成创造条件。二是围绕交通抓整治。旅游交通整治是改善和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培育新兴支柱产业的重要举措。整治的重点是公共环境、市场秩序和交通秩序。确定线和灌二路为重点旅游道路,沿路两侧,所有正在开采的矿山要一律限期停止,对景区河流产生污染的加工,一律限期关停;沿路的乡镇、村组,要植竹栽树,硬化道路,美化村庄,加快小集镇建设。交通公路部门要抓好道路绿化和管护,旅游部门要规范宣传标牌,相关部门要抓好沿路公厕建设。乡镇要狠抓区域范围内的卫生整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对沿途可视的污染,包括秸杆堆放,要加强包装;对集镇脏乱差、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沿路晾晒、沿路打场等行为,要严加整治,坚决杜绝,切实把“视觉污染”变为“视觉享受”。三是围绕整治抓升级。确定灌涨、大桥、庙岗三个入境集镇和旅游沿线的赤眉、赵店、七里坪、夏馆、马山、王店为重点旅游集镇。一方面,要抓好集镇沿线的产业升级,集中财力,捆绑项目,建设特色经济,使旅游道路沿线逐步成为新的经济隆起带。另一方面,要按照一乡一品、科学布局的要求,抓好民房和集镇建筑升级,旅游集镇和旅游沿线新建改建的建筑,必须报经规划和旅游部门审核把关,没有经过把关的视为违规建设,拆除重建。同时,加快旅游沿线河流的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严禁河流加工污染,对能够梯级建站的要梯级建站,对能够挖塘闸坝的要挖塘闸坝,确保山青水秀,塑造“处处皆美景,一村一镇总关情”的旅游乡镇和旅游公路形象。
(四)抓机制完善,多渠道增加投入,为旅游提供条件。投入是创建旅游名县的保证,没有一个良好的投入机制,景区景点的建设就很难得到开发。主要是三点:一是从市场体制上,要加快旅游开发公司组建步伐。宝天曼旅游发展公司要尽快确定职责、资产、运作模式,搞好市场对接,实现规范运行,为形成多元化的投资开发机制创造条件;县衙博物馆也应逐步将管理权与经营权分离,探索依靠市场进一步开发完善的新路子。二是从自我投入上,要探索多渠道筹措资金。建立旅游发展基金,开征旅游资源开发费,重点用于旅游推介促销、重点旅游项目开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商品开发补贴、旅游信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