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但也不能旷日持久。质量和进度是有机统一的两个重要方面,没有进度的质量是靠不住的质量,但放弃质量标准,一味地盲目追求进度,到头来也没有实际有效的进度,甚至会造成更大的损失。朱佳木同志今年5月在福建省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二轮修志要做到“四快一慢”,也就是修志动员部署要快,班子组建要快,拟定大纲要快,编写初稿要快,但志书定稿要慢。中央的规定是用20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全国第二轮地方志的编修工作,云南省提出在2015年左右基本完成全省三级地方志的编纂任务。从我州的情况看,20*年就已经动员部署,启动是比较快的;《*州志》的编纂大纲在启动之初就已经拟定并下发给各供稿单位,现在需要结合收集资料及编纂工作实际作进一步修改完善;州志编纂班子原来就已经组建,也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充实;但目前最主要的问题是收集资料还有缺口,初稿编纂困难较大。只要我们进一步增强信心和决心,排除干扰,克服各种困难,在确保质量的同时切实加快进度,是完全能够在规划的时限内甚至提前几年完成第二轮《*州志》编纂任务的。
二是要处理好各部门修志与编纂《*州志》的关系。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地方志的编修,主要指的是省、地、县三级志书,采取的是党委领导、政府主持、各级各部门广泛参与、地方志办公室具体实施的工作体制和方法,因此,各部门都要按照州人民政府的部署,按照州志办拟定的编纂纲目克期完成本部门本行业的志稿上报任务。现在的情况是,各部门修志工作参差不齐,多数部门领导重视,不仅按时完成了州志的上报本,还积极完成了自编本,但有的部门却迟迟按兵不动,部门领导把修志当作软任务,视为可做可不做的事情,这是问题的关键。一部《*州志》就是一方之全史,各方面的内容都不能缺漏,需要众手成书,需要保证质量和加快进度,因此必须处理好各部门修志与《州志》编纂的关系。为此,我今天必须再次强调,凡是还没有完成《州志》上报稿任务的单位,务必引起高度重视,采取过硬措施,于明年3月底以前克期完成《州志》上报稿。虽然已经完成了《州志》上报稿,但存在稿件质量不高、部分资料缺失,甚至还有错误的少数单位,也应根据州志办的审稿及编纂要求,积极完善提高。
三是处理好深化州情研究与编纂《*州志》的关系。地方志是全面系统地记述一个地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与上一轮《*州志》不同,本轮《*州志》的编纂,主要是记载当代人和当代事,主要是要全面反映*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与现状,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从理论到实践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我州和全国一样,州情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城乡结构、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等,都已发生了重大变化。计划经济体制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成为经济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运行体制,人民生活水平在整体上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改革已从经济领域推进到整个社会领域,民主法制建设和党的建设有了很大发展,政府职能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追求协调发展、和谐发展,新生事物层出不穷。面对州情的发展变化,续修地方志,必须深入研究,科学驾驭,真实记述,努力提高志书的资政、教化和存史功能以及学术品位,使地方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在彝族文化名州的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再接再厉,努力实现全州地方志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以上两个方面是针对《*州年鉴》和《*州志》这两项重点任务讲的,这是今天会议的主题。但地方志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从全州地方志事业看,还涉及各县市地方志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