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宣布:"中国泰达生物论坛·开幕!
今天,国内外500多位嘉宾聚集,共同举办第五届论坛年会,我感到非常高兴。在此,请允许我代表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生物技术是一门科技含量高、产品周期长、市场需求大、对人类健康影响深的现代技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孕育和发展,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对解决人口、食物、能源、生态、环境等社会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实践证明,生物技术已经成为21世纪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当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将生物技术作为高新技术发展的战略重点,集中力量,全面推进,力争在未来全球产业格局中占据相对优势。我国一直高度重视生物技术的发展,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加快产业化步伐,现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据专家预计,到年,中国仅在生物技术产业方面的产值就将达到5000亿元;年,将达到20000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5%。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多年来,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快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等产业发展,使之成为全市六大优势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到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的比重已达到32%,其中新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比重达到42%。从事生物技术相关产品生产的各类企业和研发机构已超过500家,生物技术产业年销售收入近300亿元。在基因工程、抗体工程、干细胞、功能基因组与生物芯片、虚拟药物设计与筛选、发酵工程等领域,拥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与产品。医药行业著名的"三素一酸"(抗生素、激素、维生素、氨基酸)多年来闻名全国;生产的地塞米松产品占全球市场分额达40%以上;氢化可的松、乳品益生菌等10多种产品年产量居全国第一。这些,都为生物技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这次诸位汇聚泰达,都会发现一个重大变化,就是党中央、国务院把推进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全国总体发展战略布局,这在国内外已经引起强烈反响。今年5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推进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明确提出,新区要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逐步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同时,批准新区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今年7月,国家进一步调整提升了的城市定位,要将市逐步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中央的重大决策,为长远发展和区域经济振兴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也为泰达生物论坛创造了更为优越的环境,增添了崭新的时代气息。
实现和新区的定位,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建设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为此,市在建设现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基础上,又在新区规划建设一个面积为36平方公里的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由国家科技部部长和市市长任领导小组组长,由海泰公司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联合开发,由中国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清华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院校提供技术支持,集中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了加强园区建设,近几年市里将为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提供30多亿元的财政性资金,帮助建立金融服务体系和高科技投资基金的退出机制。
为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今年6月,与国家科技部签订了合作协议,决定在新区高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