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投入机制。要加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和覆盖。按照中央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国家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金用于农村的比重,以及明年财政支农资金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市和区县都要按照中央的要求,编制公共财政支持农村的规划,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把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逐年提高比重,尽快建立起财政支农资金持续稳定增长机制。要确保已有扶持政策落实到位。认真执行中央和市委、市政府近两年已经明确的多项支农、惠农政策,确保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基层,使之充分发挥作用。对建立郊区工业战略重组与集中专项资金、农地征用集体按比例留用、区县域内实行耕地占补平衡、土地置换等市委、市政府已经明确提出要求的原则性政策措施,市有关部门要尽快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加大协调力度,加强督促检查,确保落在实处。要研究制定新的政策措施。市各部门、各区县都要按照市委关于和谐社会建设要走在全国前列的要求,研究制定扶持和谐农村建设的新的政策措施,特别要下力量研究制定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的解决民生问题的具体政策措施,以健全农业支持补贴制度、建立农业风险防范机制、提高农业创新与组织化程度为重点的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和措施,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金用于农村比重、建设用地税费提高后新增收入主要用于“三农”以及“三个高于”的要求为重点,健全完善扶持“三农”长效机制的各项政策措施。
(十)加强基层三项建设,增强对新农村建设的保障作用。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一起抓。要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巩固和发展“三级联创”成果,不断丰富创建内容,提高创建标准,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机制。进一步拓宽农村选人渠道、用人机制,积极探索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选任乡镇领导干部的有效途径,面向社会公开选聘一批政治素质好、热心农村事业的人才,充实到村镇干部队伍。继续采取“五位一体”等综合治理措施,建立加大对10%相对后进村和矛盾突出的重点村进行集中帮促和整顿。要进一步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认真开展形势教育,通过组织宣讲团、“百名记者走进新农村”、“感动乡亲”评比表彰等活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增强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意识。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办好市第七届农民运动会和花会、健身秧歌、戏曲表演等一系列文体活动。开展创建和谐家庭与和谐村镇试点工作,巩固发展多层次、多样化的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格局。要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水平。认真总结和推广村级组织重大事务“七步决策法”的经验,进一步健全乡镇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制度,推进党务公开。进一步完善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干部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基层事务、处理矛盾纠纷的能力,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社区参与、农民群众自主维权相结合的农民权益保护机制。
四、切实加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领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构建和谐农村,关键在领导。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自觉提高政治素质、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真正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构建和谐农村的历史重任。
(一)要努力提高工作本领。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坚持学习,掌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