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建设生态人居和生态文化,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优化城市建设布局,塑造具有特征的人文精神,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城市建设的自觉行动和浓厚氛围。
三、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切实改进和加强对城市总体规划的管理
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复精神,实施好城市总体规划,是全市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就抓好规划实施工作提六点要求:
(一)要加强领导,广泛宣传国务院批复和市城市总体规划
国务院批复是指导我市落实总体规划的纲领性文件,城市总体规划是市城市发展、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切实把学习和宣传国务院批复和总体规划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规划、宣传规划、执行规划。
8月9日,市政府召开了国务院批复城市总体规划的新闻发布会,拉开了总体规划专题宣传的序幕。宣传部门要将国务院批复和总体规划的报道作为近期的重要工作,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将规划内容向市民公示、向市民宣传,使批复和总体规划主要内容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使全市广大人民群众了解规划、服从规划、监督规划的实施。市规划局要精心组织筹备好总体规划的公开展览工作,抓紧筹备建设市规划展览馆,为全市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了解城市建设成就,展示城市美好未来提供平台。
(二)要正确处理实施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几个主要关系
一是滨海新区和中心城区的关系。滨海新区的定位和市的定位是完全一致的,市的定位是一个总体的定位,它提出了建设成为北方经济中心,而滨海新区的定位则把北方经济中心所承担的主要功能具体化。滨海新区要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这三句话的定位就是对北方经济中心定位的一个表述。所以,把滨海新区建设好有利于实现市的定位,把整个市建设好,也有利于滨海新区的发展,二者是相互一致的。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共同承担城市的综合职能,分工协作,各有侧重。中心城区重点是加快海河综合开发改造,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实施工业东移战略,成为全市的行政文化中心、商贸服务中心;滨海新区重点是建设若干特色鲜明的功能区,加强对包括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港保税区、塘沽、汉沽、大港在内的现有各类资源进行整合,落实滨海新区定位。滨海新区和中心城区形成“新区带动老区,老区支持新区,新老并举,共同发展”的互动格局。
二是滨海新区与其他区县发展的关系。全市发展“一盘棋”,要坚持统一规划,统筹基础设施建设,统筹重大产业项目布局。随着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高潮的兴起,各项改革创新措施的不断实施,各类要素会加速向滨海新区聚集,必将提升滨海新区的发展实力和服务功能。滨海新区要切实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通过技术引领、功能辐射、产业链延伸,带动其他区县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协调并进。
新区以外的各区县要紧紧抓住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这一历史性机遇乘势而上,做好区县发展规划,发挥自身优势,突出自身特点,形成有特色的优势产业和有特色的新城镇,不断壮大经济实力。
三是与周边省市的关系。作为环渤海的经济中心,并将建成北方经济中心,担负着服务、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重要任务。现在,中央又把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带动区域发展,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布局,我们应该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利用自身的优势,促进周边地区分工协作与优势互补,加快区域交通体系建设,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和有效配置,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要按国务院审定的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