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建设,市委、市政府从科学规划入手,努力增强海港、空港等交通枢纽能力,着力改善口岸通关环境,积极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港航道达到20万吨级,航线通达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拥有63条国际集装箱航线,港是欧亚大陆桥最近的出海口,承担着大陆桥运输的重要任务。滨海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正在加紧进行,空运服务功能将大幅度提升。一批与海、空两港相连接的公路网络和铁路通道已经建成,对外交通明显改善。去年建成了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中心,实现了海关、边检等行政管理部门集中办公,为口岸的货物、船舶及相关人员出入境提供了便捷高效的一站式、一条龙通关服务,并实现了与部分内陆地区的跨区域通关。以港口为依托的临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100多家在滨海新区落户,100万吨乙烯炼化一体化等重大项目已经开工,空客a320总装线项目即将启动,修造船、集装箱、仓储等港口产业进一步发展,临港工业区和港口物流区建设初具规模,金融、信息、货物配送等服务体系日趋完善,货运代理等各种港口服务企业已发展到2000余家。
为了加快建设国际港口城市,我们初步确定从国际航运与物流、国际开放与交流、社会文化与生态三个方面完善港口功能。到年,港区规划面积由目前的30平方公里扩大到100平方公里,港将建成具有-19米的深水航道和深水泊位,能够全天候接纳国际海运主流船型的船舶自由进出港。届时,货物吞吐量将超过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000万标准箱;港直通西部腹地的铁路和高速公路通道有望建成;40万平方米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中心投入运营。到2020年,货物吞吐量将达到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力争超过2000万标准箱。东疆保税港区全面建成。
国际港口城市,还应具备高度发达的以国际深水大港为依托的航运、物流、金融、贸易、科技、信息服务等产业。按照这个要求,“十一五”期间,我们将在离岸金融业务等方面进行改革试验;以港口为依托,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探索中介领域贸易、多边复式贸易、无形贸易等多种贸易形式;构筑高度外向型的产业结构,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大力发展与港口航运服务相关联的各种产业;完善金融、保险、法律、商贸、物流、会展、信息、中介等现代服务体系;改进管理体制,使人员出入境更加便捷。通过努力,显著提升的城市功能、城市地位和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国际交往显著增加,口岸功能更加完善,城市特色更加突出,成为国际、国内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集聚的重点地区之一。
国际港口城市肩负重要的历史责任。当今世界经济往来大都要通过海运来实现,众多有影响的国际现代化大都市也大多分布在沿海地区。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往往都把优势资源配置在省会城市,但先发展起来的往往是港口城市。为什么呢?因为参与全球化,海运是最便捷的。我们必须认识到,港口必须为广大腹地的发展服务,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这是国际港口城市的一个重大历史使命,也是国际港口城市应尽的职责。所以,我们要按照这个要求把的国际港口建设好,把国际港口城市做好,尽到国际港口城市的责任,服务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第三,要努力把建设成为北方经济中心。
经济中心是指在特定区域范围内,承担区域金融、贸易、交通、科研等多种服务功能,对周边地区既具有强大吸引力、聚集力,又具有强大辐射力和综合服务能力的中心城市。
要建成北方经济中心。首先要成为北方先进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我们的工业占gdp的50%以上,主体产业是先进的制造业。其次要发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