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为“国际港口城市”;三是更加强调了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提升为“北方经济中心”;四是突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增加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与此同时,国务院的批复还就城市布局结构、人口和用地规模、区域和城乡统筹发展、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节水节能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本次总体规划比上一版本有了新的提高。它的指导思想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它的核心是调整和提升市的定位,它的重点是推进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它的任务是服务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总之,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次批复,是我们实施城市总体规划的纲领性文件。贯彻落实国务院的批复,不仅关系的长远发展,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都具有重大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的长远发展。国务院依据科学发展观,立足于促进京津冀、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发挥的优势和特色,调整和提升的城市定位,并从这个定位出发,明确今后15年城市规划和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突出了促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提出了人口和建设用地的控制指标,对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也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既给的长远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又是对寄予的厚望。按照总体规划的要求,我们将形成“一轴两带三区”的新的市域空间布局,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我们将把滨海新区打造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有效地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我们将以发展海河经济为突破口,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大大提升城市的服务和辐射功能;我们将高水平规划建设11个新城和一批中心镇,形成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城市群,提高空间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总之,城市总体规划的顺利实施,将有利于我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实现国家对我市的城市定位,从而建立一个更加繁荣、宜居、和谐的。
(二)有利于加强京津分工协作,共同促进京津冀城市群的发展。这次国务院对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北京、同为直辖市,究竟如何分工,一直是国务院和有关专家关心的问题,也是协调当前区域发展的重要课题。国务院在这次批复中强调:“市的规划建设要注意与京津冀地区发展规划的协调,加强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特别要注意加强与北京市的协调,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提高为首都、环渤海以及北方地区服务的功能。”大家知道,去年1月27日,国务院批复同意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年) 》 ,明确“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的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而这次对的批复,强调要建成北方经济中心、国际港口城市,这就进一步明确了北京与两个城市的职能分工。这不仅对,而且对促进北京跟的分工和协作,共同推进京津冀都市群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个规划的实施,对京津冀都市群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国务院对北京、的城市总体规划和省的城镇建设规划都批复了,这就为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协作、区域经济发展,发挥京津冀在环渤海地区的核心作用起到了保障作用,在规划层次上起到了一个保障作用,在资源的配置方面起到了一个保障作用,在大交通体系建设、产业的调整、资源的建设利用等方面都起到了保障作用。北京与是两个有千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市中心相距仅120公里,这在国际上不多见,在全国众多城市中,更是有着无法比拟的绝对优势。尤其是两市特色鲜明,有很强的互补性:北京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高于,而第二产业占有主导地位;北京知识密集型行业的服务能力较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