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党委办公室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落实科学的发展观,首先要落实以人为本的要求。做好今年的党委办公室工作,我们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深刻理解以人为本的丰富内涵,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的工作要求,正确把握以人为本的实践标准,把以人为本贯穿于“三服务”工作的全过程,努力推进我市党委办公室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
所谓以人为本,说到底就是以人为基础,以人为前提,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渊远流长。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齐国管仲就提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就存在着多种多样的民本思想。从盘庚的“重民”到周公的“保民”再到孔子的“爱民”,从孟子的“民贵君轻”到荀子的“君舟民水”再到汉唐以来主张的“民惟邦本”,这些有益的思想强调的都是,人民乃国家之本,政治之源。统治者“重民”,则“其兴也氵孛焉”;统治者“薄民”,则“其亡也忽焉”。西方自文艺复兴运动以来,正是由于人本主义思想的兴起,才真正开始了人的自我觉醒、自我发现和自我观照。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依据唯物史观的伟大发现,深刻揭示了人类存在的真实本质,对以人为本思想作了最根本的规定和最有力的说明。1894年,恩格斯从马克思著作中专门挑出他最喜欢的一段话为《新世纪》周刊郑重题词:“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在现代社会,以人为本的思想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普遍把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尺度、一种原则、一种要求,作为维护人的利益的一种需要、一种追求、一种目的。这种理念之所以受到推崇,具有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1.以人为本既回答了认识论的问题,又回答了方法论的问题。以人为本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具有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所谓认识论,是指关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的学说。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就是历史的剧作者和剧中人。”换言之,世界是人的世界,社会是人的社会。我们认识社会,要从人出发来观察;我们认识实践,要从人出发来研究;我们认识办公室工作,要从人出发来探讨。忽视了这一点,就会舍本求末,难以形成正确的认识。所谓方法论,是指关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社会的一切发展,离开人就无从谈起;社会的一切进步,离开人都无法实现。我们办任何事情,都要首先考虑人的因素,想方设法发挥人的能动性,挖掘人的创造力,调动人的积极性。这是经过无数历史实践检验的最为科学的方法。唐太宗以“天下英才尽入吾彀中”而成“贞观之治”,清代曾国藩以“多得助手为第一要义”而成中兴名臣,都是坚持以人为本方法论的成功典型。促进改革发展,建设全面小康,更加要求我们把以人为本作为一种科学方法。我们做农村工作,就必须把农民增收放在首位;我们搞国企改革,就必须把扩大就业作为重要目标;我们开展城市创建,就必须把优化人居环境当成追求。推进办公室工作也是这样,只有确定人的主体地位,才能实现工作长足发展。
2.以人为本既回答了为了谁的问题,又回答了依靠谁的问题。为了谁的问题,是关乎执政党立党之本的问题;依靠谁的问题,是关乎执政党力量之源的问题。审视天下大势,纵观古往今来,没有哪一个政党的命运不是由人民来主宰的,没有哪一个民族的伟业不是由人民来推动的。我们党历来重视人、关心人,把人民作为自己的皇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