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先后数十次考察奥运筹办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中央政治局及常委会先后9次专题研究部署**奥运会、残奥会筹办工作。**奥运会、残奥会筹办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以来,有关领导同志多次召开会议,对重大问题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并多次视察主要场馆建设情况,专程赴青岛、香港检查指导筹办工作,尤其在赛时直接解决了相关重大问题,进行了重大部署,确保了**奥运会、残奥会的成功举办。
在中央的直接领导下,成立了奥运安保、外事、新闻宣传、食品安全、首都机场、火炬传递等工作协调机构,为统筹组织、协调全国资源做好安全、宣传、礼宾等工作给予了坚强领导和重要指导。全国各省(区、市)的党委和政府直接参与奥运筹办的各项工作,在火炬传递、食品保障、环境治理、安全保卫等方面提供了巨大的支持。上海、天津、青岛、沈阳、秦皇岛以及香港等6个协办城市积极做好奥运筹办工作,圆满完成了承担的各项协办任务。奥组委与全市各部门充分融合,充分发挥各区县的作用,落实“双进入”体制,将责任落实到场馆。实现了属地政府与场馆团队的全面融合和无缝衔接,赛时90%以上的问题解决在场馆,保证了**奥运会、残奥会的平稳运行。
筹办7年来,广大人民群众支持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水立方”的建成,奥运火炬的成功传递、良好社会氛围的营造等,都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以及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全力支持。特别是在赛时,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维护社会治安、交通秩序等工作中,争做文明观众、文明东道主,热情友好接待各国宾客,直接或间接为奥运做贡献。广大志愿者得到了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以及国内外媒体朋友们的交口称赞。
第二,大力实施三大理念,确保了**奥运会、残奥会的成功举办,为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新的努力。奥组委按照国际标准建立了覆盖场馆建设、餐饮住宿、物流采购、大型活动等各个筹办领域的环境管理体系。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先后编制了《环境总体规划》、《奥运工程环保指南》等规范性文件,为大力实践“绿色奥运”理念,尽可能在筹办过程中减少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提供了重要保证。通过与相关部门积极配合,成功建设了国家体育场雨洪回收项目、国家体育馆100千瓦并网光伏电站项目、奥运村再生水热泵冷热源项目、奥运村太阳能热水项目等一系列“绿色奥运”亮点工程。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空气、水等环保指标及生态环境水平不断提高。奥组委积极参与了与环境保护部及**市与周边5省(区、市)联合采取的赛时空气保障工作。赛时,经过多年环境治理工作,并通过在**奥运会、残奥会期间实施空气质量保障措施,空气质量始终保持良好及以上水平,完全满足了**奥运会、残奥会举办要求,得到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及媒体等客户群的高度赞誉。
奥组委积极配合中央、**市相关部门启动实施了“奥运科技(2008)行动计划”,大力实施“科技奥运”理念。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保证了奥运工程建设、城市交通运行、奥运火炬登顶珠峰等各项工作的成功。特别是在赛时,奥组委相关部门与中央及**市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紧密结合实施“科技奥运”的成果,圆满完成了**奥运会、残奥会技术保障工作,在奥运历史上创造了许多的“第一”。比如,第一次推出远程评论员信息系统;第一次提供稳定可靠的无线局域网服务;第一次提供无线info2008服务;第一次在比赛现场以非英语的举办国文字实时显示成绩信息;第一次在奥运会场馆间通过光纤直连实现虚拟局域网高速数据传输服务;第一次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