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还有哪些不足,作为企业是会有很多数据来说明比较的,讲出来职工群众就清楚了。同样,我们在下达生产经营目标时,说明一种现象或问题。也可用数据、用百分比来分析对比,让职工群众通过比较、推理揭示现象的存在、问题的程度、工作进展的情况,从而使人们加深对道理中观念的认识,使人信服。利用数据,还可通过引经据典、论述等方法加强讲话稿的说服力。
三是为文先看人。领导的讲话稿因为是特定人在会上的讲话,也就应有适合其人的语体风格。①讲话稿的共性风格。由于领导的身份不同于职工群众,讲话又有具有明确的目的、就必须要有一定的领导语言特色。它具有明确性、指示性和分寸感。②讲话稿的个性风格。领导亦是各个具体人、个人性格喜好、讲话态势各异。因此,我们既要使语体风格于领导的身份和所述事物相吻合,又要因人而异,“投其所好”,把领导所思所想所说的东西写出来,尽量体现领导的讲话特点和语言风格、做到文如其人、话如其人、增强讲话稿的吸引力。
五、 反复修改、贴近听众
讲话稿要由领导到会上去讲,定稿是讲话的领导拍板,这样即使使撰写者已经认为成稿、也还面临修改、再修改的命运。撰写者要有这样的思想准备和正确的认识、做到反复修改、力求贴近听众。
一是文章不厌改。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这个道理也适用于修改讲话稿。因此,①虚心听取讲话领导的修改意见。一般来说,领导是会赏识好文章的,尽管他是讲稿撰写的参与者,但在草拟过程中仍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因此在审阅过程中就会对讲话稿看得比较清楚、比较客观。②广泛听取职工群众的修改意见。在企业内外、写文章的人不太多、而懂文章的人确实到处可见,要做“求教者”,甘当小学生,不耻不问、多问、只要对方说得对方说得在理,对讲话稿有益,就虚心采纳,按其意见修改润色。久而久之,就会提高撰写讲话稿的水平。
二是听发自心底的掌声。讲话稿由领导口中读出,接受台下听众的评判。讲话稿写得好不好、成功不成功,最有力的判断标准是能否听到听众发自心底的掌声。这个标准也许提高,但却是撰写者努力追求的目标。
三是要注意讲话稿的特殊性,尽量使领导的讲话贴近听众、贴近基层,对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提出具体措施、增强感染力,引起职工群众的共鸣,发出由衷的掌声。撰写讲话稿、贴近职工群众,要做到三点:①语言生动。领导讲话的语言不仅要准确,而且要生动、形象、风趣、幽默、富于感染力,不要干巴巴的毫无感情色彩。②语言要贴切。讲话稿不同于书面语,在讲话稿中要尽量避免长句和文言词,根据听众不同对象采取不同层次的语言方式。对职工群众、对知识分子、对中层干部、讲话的口气、语调和措词应有所区别。要让职工群众感到领导平易近人,要让知识分子感到领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让中层干部感到领导决策有方。③注意修辞。讲话稿不应写得很沉闷,而应读来琅琅上口。要多用字音响亮、声调和谐的词句,让听众顺耳入心。如谈到深化企业内部、开拓市场时,就曾在领导的讲话稿中用过“职工的心,企业的根”,“留人亦留心,企业活力增”、“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