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技术创新的支点在投入。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必须以企业为主体加大创新资金投入,并注重进行多方联动,实现优势集成。要通过加强预算,搞好宏观引导,适当提高科技费用额度,非凡是在煤炭安全生产和主导新产品的研发方面加大力度;要鼓励和支持各基层成员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向社会筹集资金,如进行股份制改造,实行资产重组,争取创业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利用境外资金等;要积极争取国家有关的科技减免税政策,弥补自身资金不足的问题,不断开拓和加大技术创新的领域与力度。
第三,技术创新的重心在产业。实施新的发展战略,培育做强新的产业体系,必须跳出传统煤炭企业的惯性思维,在产业发展上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战略指导思想,把增强主导产业的科技含量摆在产业发展的优先位置。按照"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强化创新、加强集成"的原则,以重大高技术引入为依托,以加快高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为突破口,把利用高技术改造现有企业、实现产业技术升级作为重要任务,优化产业产品结构,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营造大发展的环境。各级党组织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创新有利发展之举,善谋有利发展之策,多做有利发展之事,用推动企业生产力发展的具体业绩、建设企业文化的具体成果、满足职工物质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行动,为集团公司实施大战略、谋求大发展搭建良好的环境平台。
──党的建设要在改革发展中突出先进性。各级党组织要着眼办好新矿集团的事情,站在有利于活跃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战略高度,以推进发展战略实施为目标,以发展的眼光、变化的观念和创新的勇气来思考布局党建工作,确定开放的党建工作目标,推进体现时代要求、富有企业特色的党建工程,突出"三个重点":一是提升党员发挥作用的层次,注重在体制改革、安全生产、项目建设、市场营销、企业治理、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作用;二是扩展党的活动空间,真正贴近职工群众,扩大群众基础,提高影响力和带动力;三是创新活动形式。适应企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党员活动由集中、统一、大型的活动向小型、灵活、多样的方式转变,增强活动感染力、渗透力。要继续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党员星级牌"三创建"等系列主题实践活动。要以班子建设为重点,坚持
党管干部与市场化选聘相结合,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完善治理人员选聘(任)和治理考核机制,使班子结构最优化、配置最合理、效能最大化,努力建设学习、创新、团结、清廉"四型"领导班子。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两个务必",牢记党的宗旨,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想事、干事、成事。
──文化建设要立足提升企业经济力。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潜在的生产力。谁拥有文化优势,谁就拥有竞争优势、效益优势和发展优势。要坚持以文化力提升经济力、摆正企业经营之"道",发挥企业精神"魂"的作用,加强企业形象"形"的辐射,创建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体系,用无形资产增值有形资产。要把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治理创新、制度创新相结合,刚性制度与人性化治理相结合,实现制度与文化理念的对接,增强执行制度的软性约束力,促进企业治理升级。要以导入企业识别系统为契机,坚持企业形象导入的实用化、标准化和模块化"三化"原则,注重优化企业形象和规范职工行为,打造企业品牌,增强企业的美誉度、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要牢固树立企业即人、企业为人、企业靠人的人本理念,积极推进思想政治工作流程再造,实施细胞渗透、暖和帮扶、目标激励、标杆示范、发展助推"五大工程",实现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和谐一致,企业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