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和非公有资本参股的多元产权结构。鼓励民营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逐步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要加快科技创新。积极引导民营企业以共建技术中心、联合技术攻关、联合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为载体,加强产学研结合。鼓励民营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引进优秀人才、先进技术和装备,加快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技术的开发。加快构建公共的民营企业创新平台,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数据库和公共检测、测试、试验系统,完善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重点要加速侨兴国家新材料产业及863成果转化基地、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研发中心、创业服务中心建设。要加快管理创新。积极创造条件组织民营企业家、中高层经营管理人员,参加各种层次的培训,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建立健全经营管理制度、财务会计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完善企业内部运作,以管理信息化推动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
3、推进做大做强,在提升发展水平上取得新突破。针对我区民营经济整体实力较弱、产业分布狭窄、发展潜力较大的实际,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提高,努力实现量的扩张、质的提高和速度与效益相统一。要扩张总量。坚持激活本区资金新上一批、对接发达地区引进一批、扶持重点民营企业扩容一批,多管齐下,调动方方面面积极性,在全区迅速掀起民营经济创业热潮,形成大企业做大做强、小企业做精做活,大、中、小企业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注重突出特色,分类指导,对起步晚、规模小的企业,要引导立足现有的资金、市场、技术等条件,积极发展投资少、见效快、就业容量大的劳动
密集型产业,并注重因厂而异,一厂一品,逐步向优、特、精、专方向发展,在发展中不断提高;对基础好、实力强的企业,要引导不失时机地实施战略调整,走内涵扩张再生产的路子,从商贸型向生产型转变,从劳动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转变,把投入的重点放在扩大规模、更新设备、科技研发上,促进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增强竞争实力。要提升质量。坚持把培育集群、扶持大户、壮大规模、创立品牌,作为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大力培育机械制造、电子石英钟、家具等特色明显的产业,扶持一批技术水平高、辐射带动力强的骨干企业,打造一批在全省全国叫得响的品牌,使主导产业形成若干支柱,支柱产业都有一批龙头企业,每个龙头企业都有一些拳头产品,促进产业集聚和升级换代。鼓励民营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联合,强强合作,做大规模,壮大实力,发展一批知名度高、品牌响、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入驻园区,集约发展,建立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分工协作网络体系,培育一批产业集聚规模大、专业化协作水平高、功能配套完善的核心区块,推动民营经济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集群化发展。要讲求效益。鼓励引导民营经济积极投资化工、医药、机械制造等产值含税率较高的行业,参与房地产、市场流通等对地方级税收增长贡献率大的三产领域,加快发展一批社会效益较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重视把发展民营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好发展民营经济和资源、环境、生态的关系,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4、推进具体落实,在实施项目带动上取得新突破。项目是集聚生产要素的载体,是拉动投资增长的关键,是增强发展后劲的支撑,民营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项目载体。要坚持把项目作为检查工作成效的主要标准,集中力量抓项目、促发展、增后劲,引导民营经济积极参与我区各类项目开发建设,特别要推出一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优、辐射能力强的重大项目,为我区加快发展增强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