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刚才,总结了今年开展休牧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具体做法,农牧业局分析了休牧以来草原植被恢复的成果,我完全同意。另外,巴音高勒嘎查牧民群众也结合实际,真实的反映了依托项目进行休牧以来所遇到的具体问题和解决办法,获各琦介绍了牧民积极响应旗委、政府的号召,在不依托项目的基础上自发组织进行休牧的成功经验。总的来说,我旗的休牧工作已经开了个好头,这就是进步。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正确认识我旗草原的现状,高度重视休牧工作的重大意义
为什么要实行休牧,可能好多同志和牧民群众要提出疑问,我们祖祖辈辈就靠放牧生活,也没有进行过休牧,活的也很好,为什么要投资那么多的资金进行休牧呢?是不是旗委、政府没事干专门给牧民出难题,基于这个问题我给大家一个明确的说明,我们主要是出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是要认识我旗草原的现状。我旗的草原是典型的荒漠草原,现有的3650万亩草场全部退化,重度退化占70%以上,草场植被覆盖率由50—60年代的30%下降到目前的9%,梭梭林面积由60年代的150万亩下降到82万亩,经过几年的封育,现在恢复到92万亩,但是梭梭的密度和高度确明显降低,过去在梭梭林中居住的牧民看邻居家需要骑上骆驼看烟囱是否冒烟,现在一眼就能望几公里。牲畜可食性牧草由180多种减少到80种。目前放牧草场亩均产草量由70年代的24.8公斤降到了7.4公斤。年纪大点的牧民可能都清楚,70年代牧区的生态是什么状况,现在是什么状况?
二是沙漠化程度日益加剧,沙尘暴频繁发生。我旗气候干燥,风多雨少。11年间,年均气温是4.0℃,平均降水量是160毫米,年平均风速是5米/秒。11年间,年均气温是5.7℃,平均降水量是125毫米,年平均风速是5.4米/秒。近两年来,年水量只有90—110毫米,边境一线只有30—5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3000毫米以上,年最大风速为25米/秒。我旗水土流失现象十分严重,按照水保站的测算,年均风蚀模数为5000吨/平方公里,水蚀模数为3200吨/平方公里,年综合侵蚀模数为3840吨/平方公里。由此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沙漠化程度加剧,巴音温都尔沙地面积已经扩大到1500万亩,自治区已经正式确定为巴音温都尔沙漠。莫林饲料地开发后当时挺红火,但是由于水的限制,当时开发出来的耕地现在大部分已经成为荒地,而且地表的有机质全部被破坏,出现了大面积沙化现象。
三是牧区人多畜多,草场继续恶化。牲畜由建旗时的19万头只增加到73万头只,去年是60万头只,牧区就有50多万头只,骆驼和其它大畜只有1万多峰(只),绝大部分是羊。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牧民追求利益是正确的,但是必须有充足的饲草的草原条件才能追求更大的利益。根据有关部门测算,平均76亩草场才能养一个羊,除边境50公里的禁牧区外,我旗天然草场适宜载畜量只有13万个羊单位,目前超载近30万个羊单位,由于超载放牧、粗放经营,基本造成草场无休养生息的机会。建旗以前,牧业人口只有1958人,70年代以后达到8699人,达到1.5万人。1970年机关干部及其他城镇人口仅700人,80年代达到15000人。以上这些人员的生产生活、取暖都依靠植被。由于牧区人多畜多,过度破坏草原植被已经形成了恶性循环的局面。
四是牧民生产生活成本居高不下,生活质量差,返贫现象比较突出。由于我旗地域面积较大,牧民居住也比较分散,牧民买米、买面、买菜、买药都需要跑上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无形之中增加了牧民的生活成本,而且不能每天吃上
来源:https://www.98523.com/fanwen/lingdaojianghua/lingdaoganbujianghua/201206/169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