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10项在建工程要保进度、促通车。确保诸永高速公路段、35省道临海东延段建成通车,力争74省道健跳至黄金坦建成通车;继续加快台金高速东延段、104国道临海西过境、104国道泽国复线、83省道改建、60省道天台西演茅至二亭巷、温岭客运中心、三门客运中心等7项工程续建。10个项目总里程148公里,总投资89亿元,年计划完成投资 22.8亿元。
二是20项前期工程保开工、促开工。10项保开工项目包括:椒江二桥及接线工程 、75省道南延椒江二桥至温岭松门、74省道南延临海桃渚至椒江二桥段、82省道复线椒江大桥至黄岩王林、104国道桐屿至泽国段、76省道温岭城东高架、74省道三门城区过境复线、35省道仙居田市至湫山、62省道天台段、市客运总站等工程;10项争取开工,即:沿海高速公路(甬台温高速改扩建)、头门疏港公路、章安至溪口公路(台金高速章安互通连接线)、椒江至路桥机场路改建、104国道大溪段改建、104国道天台关岭至响堂段改建、75南延楚门至大麦屿(大麦屿疏港公路)、104国道连接线工程(黄岩民建至北洋)、大溪至石粘路面整修工程、市新客运南站等工程。20个项目总里程455公里,总投资345亿元,力争年完成投资26亿元。其中10项确保开工里程184公里,总投资108亿元,2009年计划完成投资19.2亿元。
(三)统筹“一港六区”建设,谋求港开发新起步。
加快以湾港口资源综合开发为主的港口建设,提升服务中心城市和产业经济的能力。明年全年计划完成港口基础设施投入4亿元,新增泊位通过能力160万吨。临海(头门)港区重点争取疏港公路立项,尽早开工建设;抓紧建设前期工作码头,解决先期登岛的交通问题;开展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深化建港论证后续工作。大麦屿港区着重解决与温岭等周边县市的集疏运交通问题,加快与铁路场站连接的疏港公路前期工作;抓好5万吨级多用途码头工程建设,确保完成进度目标;督促佳诺水泥、环洲钢业码头开工建设。深化温岭(龙门)港区规划论证,协调推进海门、健跳、黄岩等港区建设。在加快推进重点港区建设的同时,做好规划深化编制、航道锚地整治、优化集疏运网络建设、港口资源整合等基础工作。加快港集疏运规划和港引航发展规划的编制,进一步完善规划体系。完善港口经济战略研究,完成大麦屿进港航道整治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海门港区口外航道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海门港区港口资源整合研究,挖掘提升港区现有功能。积极探索水运业发展的新政策、新措施,明年实现运力总量160万载重吨,全港实现货物吞吐量突破40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6.6万标箱,航运业保持全省第三位的水平。
(四)继续强势推进前期,保证我市交通大建设的可持续。
交通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难度越来越大,制约因素和前置条件比以前更多并还在增加,且要求高、耗时长;重点项目审批事项涉及部门多、环节多、周期长,协调十分困难。从预“工可”到立项关卡重重,从立项到开工到建成需克服的困难和问题更大、更多。必须要再接再厉,继续强势推进交通项目的前期各项工作。一方面,对已通过“工可”审查的近20个项目,要紧盯立项、设计、开工各个环节,逐环递进、逐个推动立项建设。另一方面,要继续抓好项目储备,保证10项规划工程抓储备、促立项,包括:81省道改建工程(龙门疏港公路)、74省道南延三门段工程、76省道复线北延工程、83省道杜桥至白沙公路工程、大麦屿疏港公路(楚门至泽国)、路桥机场至温岭新河改建(椒新线)、40省道仙居段、健跳疏港公路(健跳至牛山)、物流园区一期(路桥螺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