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农口对外开放工作的基本情况
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农口外经战线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市委八届九次、十次全会精神,按照构筑开放式经济新格局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工作推动力度,强化服务,完善投资环境,我市郊区外向型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势头,利用外资、引进内资和出口创汇均创历史新高。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实际利用外资再创历史新高。年我市郊区新批三资企业436家,实际利用外资11.8亿美元,同比增长24.5%,比年的2.63亿美元翻了两番,实际利用外资创历史新高,利用外资的质量不断提高,引资的领域和范围不断拓宽。主要特点是“五多一高”。“五多”:一是主导产业项目多。电子、汽车配件及相关产业新批项目占制造业50%以上。二是新批大项目多。去年投资总额超500万美元的大项目达90个,合同外资额9.1亿美元,占当年新批合同外资额的85%,郊区累计新批投资额超500万美元的大项目达677个。三是增资项目多。当年增资项目达360个,合同增资额5.5亿美元,占郊区合同外资总额的33.7%,比上年提高了4.7百分点。其中增加投资额5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58个,坐落西青经济开发区的宝洁公司今年两次增加投资达1.49亿美元。四是第三产业新批项目多。去年新批第三产业项目69个,合同外资额3.9美元,同比增长2.4倍;特别是有14个房地产项目落户城乡结合部,合同外资额达1.74亿美元,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城镇建设。一批污水处理、商贸物流、技术推广、咨询服务等新兴第三产业投资津郊,有力地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五是世界500强企业在津郊投资建厂多。去年有盖世理和、中粮国际、斯伦贝谢和西门子等4个世界500强项目落户津郊。目前已有40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津郊投资了87个项目,投资总额达30亿美元。“一高”:外资到位率高。去年已达73%,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
(二)引进内资增势强劲。去年新批内资企业2207个,引进内资额412亿元,同比增长25.6%。到位内资额超30亿元的区县达9个,其中超40亿元就有4个,最多的塘沽区达61亿元。引进了20多个投资额超亿元人民币的内资项目。中央企业、外省市企业和市区工业东移已成为我市郊区引进内资三个主要渠道,特别是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内资进入郊区的速度明显加快。
(三)外贸出口持续快速增长。去年外贸出口达73.8亿美元,同比增长25.8%。去年郊区外贸出口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三资企业仍是郊区的主要出口力量,去年完成61.2亿美元,同比增长25.2%,占郊区出口总量的82.9%。二是自营企业出口大幅增加。内资企业去年出口12.6亿美元,同比增长28.4%,增速高于三资企业3个百分点。三是农产品出口大幅增加。据商务部统计,去年1-11月,我市出口农产品6.05亿美元,同比增长34.3%,比上年的13.3%高21个百分点,比全国同期的14.1%高20多个百分点。四是出现了一批内资出口骨干企业和重点出口品牌。目前出口超过1000万美元的内资企业达30个,有18个市重点培育和发展出口品牌,占全市30个品牌的60%,内资出口企业实力和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
(四)企业“走出去”取得初步成效。一是境外办企业良好起步。去年郊区共有境外办企业8家,投资额1058万美元,累计达83个,其中生产性企业36个,贸易性公司36个,代表处和办事处11个;投资额8500万美元,投向国家达36个,主要国家有等国家。“走出去”较快的天士力集团,从年开始先后在国外开办14个企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