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群,拉伸延长产业链条。发展特色经济要立足当地,放眼全国、关联全球,以特色的产品,开拓国内外市场。建设特色工业区要根据本地区资源优势和地理条件,因地制宜,形成产业特色,靠特色和优势提高竞争力。有条件的地方应建立高科技园区,服务业园区,突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生产型服务业。特色园区要与郊区产业布局规划相衔接,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避免产业趋同和重复建设。
(二)大力推进产业升级。产业升级必须抓好结构调整、产业链条延伸、技术含量提高和知名品牌形成。这既是国际产业升级的规律,也是我们的宝贵经验。一要大力调整产业、产品结构。理论和实践充分证明,制造业90%以上的价值量不在中间制造环节,而主要体现在产业链两端的研发设计和销售及售后服务。延伸优化产业价值链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从现代产业发展规律看,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所获得的利益,主要取决于在产业垂直分工中所处的环节,越是接近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获得的附加值就越高,比较利益就越大。集群经济形成过程中,大项目主导产业形成,带动结构优化,支撑产业发展,具有明显的“乘数效应”。目前,龙头项目与配套项目的投资规模比已经由90年代的1:3变为1:5。各区县要根据全市产业发展布局,依托各自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按照错位发展、特色突出的原则,一方面积极引进国内外的龙头企业,培育壮大自己的主导产业;另一方面,要主动承接滨海新区大目的辐射和产业链的延伸,搞好相关配套产业的集聚,把产业链条做强,把特色产业做精。二要开展技术创新、打造核心竞争能力。我市郊区非农产业发展已经进入追求高端技术、追求高额利润阶段。今天的高端开发就是明天的高额回报。要把引进高端和培育高端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扶持发展高端企业,支持以高端技术为目标的企业研发中心。要重奖高端技术成果,厚待高端技术人才。要认真落实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着力发展科技型企业,有条件的企业都要建立自己的技术研发中心,逐步实现自主创新;大力发展产学研结合,形成联合创新。鼓励郊区工业加大科研投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市财政每年5000万元的技术改造资金要优先向高端技术和科技型企业倾斜。三要着力培育自主品牌。品牌是巨大的无形资产,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是超额利润、高额回报的代名词。现代经济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就是品牌的综合商战,培育品牌就是培育自己的竞争力,就能够获取市场上的高额利润。要遵循品牌诞生的规律,用心打造,精心保护。以培育市级品牌为基础,国家级品牌为重点,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构造全方位的品牌培育机制,努力培育一批技术含量高、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大的知名品牌。市农委要安排一笔专项资金,用于品牌建设。希望各区县要共同努力,使郊区发展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色、品牌倍出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三)大力推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目前我市郊区共有3.47万家工业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581家,但是大企业、大集团少,只有300多家企业进入大中型企业行列,占企业总数不到1%,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不明显。郊区服务业整体上发展滞后,与的地位极不相称。因此,必须千方百计把企业做大、做优、做强,通过政策扶持和资产重组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对市场前景好、现有规模比较大、有一定竞争优势的出口创汇型企业,要鼓励他们主动走出去,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进一步发展壮大。对目前产品科技含量、市场占有率和产品知名度都比较高的企业,要帮助他们瞄准国际、国内市场,实施兼并重组,控股扩张,扩大规模,培育上市源,提高企业整体市场竞争能力。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引导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