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葬方式的弊端和危害,积极倡导尊老敬老、厚养薄葬、丧事简办的文明新风,引导广大群众正确理解丧俗改革的政策措施,积极支持丧俗改革工作。要把宣传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放在基层,放在社区,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动员和教育说服工作,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地抵制封建迷信和腐朽思想的影响,转变观念,移风易俗,革除传统的丧葬陋习,接受以简约的形式寄托哀思的现代文明丧葬和祭奠方式。
(二)不断提高殡仪服务质量和水平。殡仪服务设施建设是推进丧俗改革的必要条件。经过多年努力,我市的殡葬设施设备已达到一定水平。但随着形势发展,这些设施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特别是在中心城区,目前还没有一个拥有集中停放遗体及提供守灵服务的完备设施,丧主在家中停尸守灵的现象较为普遍,大约有三分之二的遗体是从居民区运走,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丧俗改革的深入推进。要彻底改变丧葬活动中的一些陈规陋习,必须推进殡葬服务的社会化和现代化。市政府已经决定,在中心城区和环城4区建设现代化的殡仪服务中心,力争3年完成。各有关部门要通力协作,加快工程进度。各区县要立足自身实际,进一步抓好殡仪馆站的改建,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设施配套、景观和谐,符合现代殡仪流程,实现规范管理。目前已经开工建设的要及时足额落实配套资金,尽快建成投入使用;尚未列入计划的要不等不靠,积极筹措资金,争取早建设、早使用、早见效,为推进丧俗改革奠定坚实基础。
提高殡仪服务质量和水平,是推进丧俗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全市要进一步完善以区县、乡镇、居(村)委会三级殡葬管理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做到工作有人抓、问题有人管、事情有人办。殡葬服务单位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内部管理,健全规章制度,拓展服务内容,明确服务标准,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兼顾经济效益。要推行文明节俭的丧葬仪式,减轻丧属经济负担,强调收费公开,明码标价,让丧主自主选择服务项目,决不能搞硬性搭配,对享受“低保”待遇等困难群众要减免收费。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努力把殡葬行业建成为群众办理丧事提供优质服务的“窗口行业”。
(三)依法治理殡葬市场和丧葬陋俗。丧俗改革关键在抓住重点问题,依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当前,要抓好3件事:一是加强丧葬服务设施市场的治理。依照我市殡葬管理的有关规定,每4到5万人可设置一个殡葬用品销售点,全市规划设立315家,而目前已有2000多家,这对封建迷信有禁不止、丧事大操大办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要加大依法整顿和治理工作的力度,决不能让无照或超照经营以及坑害丧主的行为败坏殡葬事业的声誉。各区县政府和相关部门要严格执行市民政局下发的《殡葬服务设施规划》,不得擅自增设殡仪服务机构。工商部门对违反规划和审批程序设置的殡仪服务机构不能核发证照,坚决制止乱设丧葬用品店及公墓销售点;对经营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祭奠物品和超出经营范围的摊点,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民政部门对已取得定点经营资格的摊点要加强管理,对违法、违规经营的,要依法严肃处理。二是加强医院太平间和运尸车辆的管理。一些医院的太平间,尤其是个人承包的医院太平间,是最容易使丧葬陋习泛滥的地方。对此,必须严加管理,下大力量治理。市民政局要会同卫生部门抓紧研究制订方案,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年底前要取得明显成效。要进一步加强运尸车辆的管理。近年来,非法运尸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恶劣。甚至有一些非法运尸车辆将尸体偷运进行土葬的现象,这给人民生活和社会公共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从去年5月份开始,公安、民政部门依据有关规定,开展了对运尸车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