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领导干部要做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模范,首先就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冲破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束缚,倡导科学理性的思维方式。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所指出的,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要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只有思想解放了,才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才能极大地调动全党的积极性创造性。其次,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是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而持久生命力的奥秘所在,我们党80多年取得的一切胜利和辉煌成就,都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突破传统、与时俱进的结果。在新的世纪里,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仍然要坚持这一条。只要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始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我们党就能始终坚持先进性,不断增强阶级基础和扩大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就能始终成为领导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的坚强领导核心。再次,要不断增强与时俱进的能力。与时俱进既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和精神状态,也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我们党要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就要不断增强与时俱进的能力。
要做勇于实践、锐意创新的模范。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实践是创新的动力和源泉,创新是实践的必然发展。实践的过程,既是发现问题、解决矛盾的过程,也是求索真理、不断创新的过程,二者互相促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我们没有、也不可能有未来的全部答案,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进一步把理论和实践、继承和发展结合起来,以创新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理论,指导新实践。领导干部要做勇于实践、锐意创新的模范,就要大力倡导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不畏惧困难,不计较名利,敢于并善于打开新的局面。要敢于正视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善于总结经验,抓住机遇,勇于开拓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创新既要有量的变化,更要有质的飞跃;既要有小的改革,更要有大的突破;既要有内容的更新,也要有形式的改变。只要领导干部不断增强创新意识,敢于突破陈规旧习,做到与时俱进,就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领导干部要努力成为“三个模范”》公文网 www.gwku.net,欢迎阅读领导干部要努力成为“三个模范”。
公文写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或摘录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