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公认的观念。“群众满意不满意?”是选用干部的重要标准。要确保“群众公认”,就要重视建立一套“群众公认”的干部任用机制,确保群众在干部任用中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让群众真正参与到干部的选拔任用中来。婺城区在探索乡镇干部管理与考核的机制上,建立了一套以“村民主考、现场核实、百姓评议、奖勤罚懒”为主要内容的乡镇联村干部考核管理办法,让群众对干部工作的好坏扔拥有评判权。这项制度推行后,群众反响强烈,获得了积极效果。
人才国际化观念。加入wto后,组织部门也直接面对全球化的竞争,选用人才的标准要逐渐向国际化竞争的需求靠拢,要充分借鉴国际上先进的量才标准,增强不拘一格选人才的意识。要打破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的用人传统;不能停留在以学历论人才的层次,要看综合能力,看实绩;要把心理素质、学习能力、创新潜力等内容,进一步纳入干部素质的考察范围。同时要重视人才的“国民待遇”,使国内外人才享有同等的物质待遇、创业机会和政策支持,有利于吸引、培养并留住国内的各种优秀人才。
创新服务的观念。“创新能力是核心竞争力”的观念必须在组工干部身上得到强化。首先是组工干部自身要更新观念,从思想上应对党建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比如对待私营企业入党的问题、社会各阶层演化的问题……等,必须在“三个代表”思想的指导下正确认识,确立党建工作的新思想。其次是不断培养新的作风。比如在选拔干部上,不唯学历、唯资历,注重实绩,大胆启用具有创新能力和潜力的干部。通过作风的创新来塑造组织部门的新形象。第三是不断创新组织工作的体制和运行机制。比如在干部选拔制度上,要把组织选拔、民主选拔和市场配置结合起来,要建立健全领导、专家和群众相结的决策机制。第四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比如通过网络、多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降低组织工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第五要明确组织工作创新的最终目的,是为领导干部充分发挥创新能力服务,这是组织工作创新的主导思路。
学习优先的观念。要创建学习型的社会,首先要从党内做起,作为“管人”的组工干部,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学习应成为组工干部的终身任务。要在增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邓小平理论修养上下功夫,把理论转化为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提高理论素养和党性修养;还要围绕当前工作广泛摄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最新沿信息,使组工干部自身素质符合国际化的要求。
《新形势下基层组工干部需要树立的八个观念》公文网 www.gwku.net,欢迎阅读新形势下基层组工干部需要树立的八个观念。
公文写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或摘录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