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依靠全党共同努力。党员领导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力量,更要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头保持先进性,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认真履行各项责任。
一、必须履行好政治责任,做到为党尽心
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的挑战,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树立强烈的政治责任感,经受住执政过程中面临的各种考验。
把好政治方向。在领导工作中,政治是方向。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和坚定的政治立场,就不会有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就不会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没有敏锐的政治警觉性和政治鉴别力,就容易在前进中迷失方向,甚至走向反面。因此,党员领导干部无论什么时候都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不论身处何种环境,遇到什么情况,都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自觉地把个人的理想融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去,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发展。
端正价值取向。从根本上说,政治问题主要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党员领导干部要履行好政治责任,就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决摒弃封建主义的“官本位”思想,始终不渝地把执政为民作为指引言行的价值取向,把“权力”作为为人民群众谋福利的工具,切实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永远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不断地得到维护和加强。
自觉维护大局。“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自觉维护中央的权威,确保中央政令的畅通。无论担负哪个地方和哪个部门的领导工作,都要善于从全局的高度分析、观察、处理问题,自觉地把自己所从事的每一项工作,放到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中去考虑,时时处处事事坚持党和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决不能从部门利益甚至个人利益出发思考问题、决断事项,更不能把分管的部门或单位变成自己的“领地”或“独立王国”。
二、必须履行好社会责任,做到为国尽力
党员领导干部肩负着领导各地各部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担,一定要增强责任感,积极履行好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不发展只能是死路一条,发展慢就会永远落在别人后面。所以,党员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和把握发展机遇,坚定不移地抓好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要通过发展,运用科技进步的成果,提高劳动者素质,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同时,要坚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五个统筹”,实现经济社会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