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利于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以完善的体制机制来保证发展、促进发展。
要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完善地方党委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方式。发展首先是经济的发展。经济工作是党的中心工作,是党执政兴国必须抓好的头等大事。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必须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把经济工作置于党委全局工作的中心位置,切实完善党委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方式。当然,与过去领导计划经济根本不同,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领导经济工作主要是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推动立法,营造良好环境。这六个方面构成了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基本职责,体现了党委谋全局、把方向、管大事,总揽不包揽、协调不取代的精神,有利于理顺党与各方面的关系,充分调动各个发展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按照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的精神,上海市委在完善地方党委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方式上进行了新的探索,市委八届四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上海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行动纲要》,对促进上海生产力的发展进行了战略部署;市委八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上海市委关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意见》,对促进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作出了制度安排;近期召开的市委八届六次全会又审议通过了《中共上海市委关于2005年经济工作的意见》,对明年的经济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这些举措,反映了市委对经济工作领导的加强,强调要站在时代前列领导和谋划改革,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体制保证。改革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手段。只有坚持改革、深化改革,坚决破除各种妨碍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发展才有持久的动力和根本的保障。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党必须切实发挥好领导作用,解决关系经济体制改革的全局问题。要不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以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为目标,使政府做到权力与责任挂钩、权力与利益脱钩,真正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集中精力抓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要加快推进国企改革,坚持投资主体多元化;坚持把股份制作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消除非公经济发展障碍,按照平等待遇、调整结构、开放领域、引导产业、创新服务的思路,着力突破制约非公经济发展的体制性因素;要推进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坚持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合理布局、多元投入,大力发展各类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扶持和发展社会公共事业;要深化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完善各项救助机制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建立更具活力和弹性的社会保障体系。&nb
如需转载或摘录请注明出处: sp; 要建立科学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和评价机制,发挥正确政绩观的导向和保证作用。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新形势下,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以正确政绩观实践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政绩观,一方面要加强教育引导,另一方面也要加强体制机制和制度建设,建立起科学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和评价机制,保证领导干部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政绩、树政绩。努力创建经得起历史检验、符合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实实在在的业绩。目前,上海正在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和试点。我们考虑,在考核指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