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地建设上,应当从计划经济时期传统、封闭、单一的思维模式中跳出来,加大硬件投入,加快现代教学设备配置,不断改善教学手段,同时,要重视运用和开发全社会的教学资源,用开放的思维和市场运作的方式,使全社会的教学资源得到优化配置。这是一条投入少、见效快、简便易行的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扩张之路。在进行实体教育培训基地建设的同时,我们还应当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成果,运用网络技术加快网上培训中心建设。网上培训中心的建立可以使干部教育培训实现自主性和互动性,既较好地解决了教学资源的时空限制,又能切实解决好工学矛盾。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一方面,要加强和壮大师资队伍建设。要有计划地引进高学历、高水平人才,同时还要积极创造条件,通过选派人员外出进修、挂职锻炼、参与当地党委政府重大调研课题研究和中心工作等活动,增强实践性,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另一方面,积极开发校外资源。采用聘用客座教员的形式,将一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和既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领导干部以及业务骨干吸纳到干部教育培训的师资队伍中来。
(四)立足实际,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党校教学、干部教育应充分体现时代性,在教学内容上必须与时俱进,注重针对性。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政治理论培训。重点进行“三基本”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十七大精神的学习教育。但在具体内容的安排上要体现层次性,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设置有侧重的培训专题。科级以下干部培训要把重点放在理解和掌握理论的精神实质上,引导他们自觉运用所学理论思考和解决现实问题。中青年后备干部要把培训重点放在夯实理论基础、坚定理想信念上,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政治鉴别力和拒腐防变能力。同时,要把党性锻炼贯穿于各级各类干部政治理论培训的全过程。二是岗位业务知识培训。按照新形势对干部业务素质的要求,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安排培训内容,对干部实行分类按需施教。三是实用知识更新培训。紧扣时代主题,用反映当代世界发展、体现时代变化的最新知识和成果,及时充实干部,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工作水平。重点学习市场经济知识、现代管理知识、现代科技知识、金融知识、外经外贸知识、wto知识等。四是实用技能更新培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组织干部学习外语、法律知识、信息网络知识、计算机知识,提高干部的岗位技能水平。五是文化知识再提高培训。根据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不断改善干部队伍的文化结构和专业结构。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适应主体个性化、差别化、特色化的需要,通过建立“培训内容超市”和菜单式专题库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把个人培训需求与组织目标需要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针对性。
(五)立足实际,努力改进教学方式。干部教育培训的方式要由单一的课堂授课辅导向多元化、灵活性的教学方式转变,要增加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多开设一些情景模拟、案例讨论分析、对策研究、双向交流、实际观摩等课程。在培训课程的安排上应采用模块化结构,由培训单位向参训者提供若干个培训的教学产品模块,参训人员在完成规定的基础内容后,可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结构和工作岗位的要求,自主地选择培训内容,实现自助菜单式培训,使培训的供需达到最佳匹配。要大力推进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积极采用电化教育、计算机、远程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