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化建设的任务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形势来看,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的重点是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更加明确和谐小康社会中文化工作者所面临的重大使命和责任,在工作中真正践行十七大精神,把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转变为工作的动力和内容,要自觉地把这些要求作为自己成败得失的衡量标准。
三、大力倡导创新精神,树立攻坚克难的勇气和决心。
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大量不合理的旧体制旧规则已经被比较合理的新体制新规则所取代。当然,正如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所说的,“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同时,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又强调,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提高我们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水平”。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一个重大成就,不仅是我们用了许多新的体制机制来代替旧的体制机制,而且是我们终于形成了一些正常程序,一些在党的领导下、根据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要求来制定和修改体制机制和规章制度的正常程序,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进而在此基础上确保实现国家和地方各项工作的法治化。因此,在新的发展阶段,对不合理的体制机制、规章制度的改革,应该通过正常的、合法的程序来进行。在工作过程中,哪怕个人并没有从违规中得利,也不能违反制度和纪律。这并不是说现行规定的一切都是神圣的不可改变的,要听任这些东西妨碍我们的工作,而是说对于现行规章制度中不合时宜的东西,要善于利用合法程序来加以改进。比如,近两年来开展的文化体制改革中实行的艺术项目签约制,就是打破原来的用人固有模式,实现人才资源的共享;当前推行的文化事业单位综合配套改革,其根本目标也是要从用人、分配这两个根本问题上解决文化事业发展的动力问题。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开展解放思想的大讨论,并率先在领导干部中开展学习讲座活动,为我们做出了表率。作为基层的党员领导干部,现阶段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破除那种把解放思想等同于违规操作的习惯思维,破除那些把遵章守纪与破解难题对立起来的习惯思维,提高自己在规章制度的范围内破解难题的能力和自觉性。
四、处处坚持以身作则,永葆工作的热情和创业的激情。
领导干部,特别是党员干部,首先应该是遵守党章的模范。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党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