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始终强调党员的党性修养,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为适应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为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领导干部更加要按照党章的标准,更多地结合新形势新任务的特点加强学习和实践,有针对性地、以改革创新的态度提高自己的党性修养水平。
一、积极树立大局意识,正确把握工作方向。
每个领导干部都有具体的分工领域和职责范围。但每个领导干部都从属于同一个党的事业,都要站在时代的前列带领其他同志不断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局面,都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做好自己的工作。这就要求从事具体工作的同志必须要有大局意识和目标意识,要求从事实际工作的同志要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和思考能力。
因此,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的最重要任务是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更加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回答。要克服那种认为理论问题太枯燥、理论知识只务虚、理论学习是形式的错误认识,真心实意地纠正以干代学、因忙废学的不良倾向。只要真正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实质,就能自觉地把理论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结合起来,与自己的任务和工作结合起来。而在岗位职责范围内理解大局问题,最终要落实到在科学理论的宏观指导下解决具体问题、取得实际成绩。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文化工作者就是要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宣扬先进的文化和道德风尚,坚持主旋律的发展方向,从满足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出发,大力繁荣农村文化、社区文化、军营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充分发挥文化工作的引导、教育作用。
二、切实提高务实精神,运用理论指导实际工作。
胡锦涛同志在去年六月二十五日中央党校的讲话中,曾经语重心长地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要“提高想问题、办事情决不可脱离实际的自觉性”。因此,对我们基层的党员领导干部而言,就是要在深入了解我国的历史和现实、经济和文化、国家制度和社会状况、国内地区差异和国际关系格局等情况的基础上,认真调查研究我市文化系统、本单位现状,对照先进城市寻找差距,找出不足,运用创新思维和理论指导文化事业的发展。因此,作为基层的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领导艺术,不能好高骛远,脱离实际,更不能因为强调结合实际而妄自菲薄,对腐败现象听之任之,甚至同流合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