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开展再就业培训,积极倡导和鼓励二次创业
切实开展再就业培训,全面提高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能力,提高业务技能,是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重要手段。要坚持以针对性、实用性为原则,以技能培训为基础,以创业培训为龙头,特别是适应加入wto后的职业技能要求,真正做到学有所成、学以致用。
一是再就业优惠政策宣传培训。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全面负责,街道主动配合,安排一个月时间在各街道开办优惠政策宣传培训,组织已办理《再就业优惠证》人员参加,吃透政策,深刻理解,主动运用,积极创业。
二是再就业转岗转业培训。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成立培训中心,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组建包括电脑操作、服装裁剪、美容美发、家政服务等各种专业的培训网络,期满经考核合格者由培训中心发给技术等级证书,同时由劳动力市场推荐就业,实行“一条龙”服务。
三是创业培训。它与技能、转岗培训不同的是,创业者从事的都是投资少、见效快的美容美发、小吃店、士多店、摩托车维修店等,在注重知识和技巧方面的培训的同时,注重个人创业精神、创业经验的培训。下岗职工可以免费参加。
各街道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凡是有能力开展培训的,经批准可作为社会力量培训机构挂牌开展培训业务,经培训的下岗失业人员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由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考核发证,并持证上岗。
(六)深挖潜力,多渠道、多层次开发社区就业岗位
要积极拓展思路,制定推动社区就业岗位开发、公益性岗位申报制度,优先安置下岗失业人员,鼓励灵活就业方式和组织劳务派遣等具体办法,扶助大龄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
1、开拓就业渠道,置换就业岗位。
开发社区就业岗位要坚持市场取向,遵循平等、自愿、互利的原则,并适合社区居民和用人单位多方面、多层次服务的需求,只要是便民、利民、群众急需的项目都可开发。只要是有利于社区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就业和再就业的路子都可以积极去探索。当前应主要从六个方面积极组织开发或置换社区就业岗位。一是加强社区设施网点建设,大力开发社区组织岗位和社区治安、社区公用设施维护和社区保洁、保绿、车辆看管等社区公益性工作岗位。二是大力开发社区便民、利民服务,包括社区文化、教育、体育、医疗、保健、娱乐、咨询、托幼、托老、配送快递等岗位,特别要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务派遣,家政服务等。三是大力开发驻社区单位的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各类服务项目,包括承包经营或投资经营驻社区单位的餐饮服务、医院病人护理、门卫保安、设施维护、商品递送等。四是大力发展专业化、社会化的物业管理,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从事社区物业管理工作,实现再就业。五是开办再就业市场,将小饮食、小商业和小修补门点等办成特色街、特色巷。六是对目前普遍使用外来人员而又适合本街区下岗、失业人员的岗位,要运用调控手段予以置换。
&nb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