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热情和干劲,为乘势而上、大干大上,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1、符合扩大民主的基本方向。“四征求”选任干部,一是突破了单视角、单渠道、单层次的识人模式,实现了宽视角、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识人。在组织考察前,以信函、座谈讨论的形式广泛征求在职市级领导意见,可以最大限度地把方方面面、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通过民主途径纳入市委和组织部门的视野。这不仅可以确保选人用人质量,而且还可以发现、储备一批有培养前途和发展潜力的优秀干部。二是实现了“两个转变”。即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长期沿用的以组织为主体的单向选择,转变为既以组织为主,同时又充分发挥各方面作用的双向选择;将过去单纯的干部选拔,转变为选拔、任用和发现、储备人才相结合,从而为干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合理流动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变少数人选人为多数人选人。“四征求”选任干部具体地说就是在充分酝酿讨论、反复权衡比较中选拔任用干部,让干部任用从提名开始就公开透明。这种做法,将干部选拔工作从一开始就置于阳光之下,变“少数人选人”为“多数人选人”,扩大了民主,让更多的人获得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加强了提名环节的规范化、民主化,提高了被任用干部的公认度。
3、注重人岗相适、人事相宜。针对以往干部选任工作中过分强调年龄、学历、资历,选出的干部不能适应工作岗位或适应期较长,“四征求”选任干部更注重实际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强调要人岗相适、人事相宜。以信函、座谈等形式广泛征求在职市级领导意见,目的就是更全面、更准确的掌握干部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情况,尤其是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突出了干部选拔任用的针对性、目的性、实用性,体现了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干实事的人吃亏的用人理念。
4、调动和激励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征求”选任干部,以其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特点,使一批优秀干部特别是原来未纳入组织部门用人视野的年轻才俊脱颖而出,激发了广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产生了良好的激励和导向作用,为干部队伍带来了压力、动力和活力,增强了广大干部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据跟踪了解,新选任的19名部门正职、5名镇(街道)党委书记和6名镇长(办事处主任)上任后,不负重托,铺下身子,埋头苦干,做到了“在其位,谋其政;司其职,负其责”,在新的岗位上做出了新的成绩,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干部群众的信任和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