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提炼加工,作出决策。这就需要决策者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善于归纳提炼。善于集中,还要求每个领导成员都要有服从集体决定的胸怀。讨论时大家可充分发表意见,一旦形成集体决定,则应无条件服从。决不能“会上不说,会后乱说”,更不能“会上一套,会下一套”。二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在领导实践中,务必要处理好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之间的关系。原则的坚定性,就是坚持原则;策略的灵活性,就是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根据客观形势变化,采取灵活的形式和方法。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是相互联系、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对立统一关系。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恰当地把握灵活性,是一名合格的领导者必须掌握的领导艺术。三是全局与局部的关系。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的相互关系,是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全局高于局部,局部不能脱离全局。领导者要时刻从大局出发,善谋全局,总揽全局。在处理具体事务的过程中,必须把它同大局联系起来,从大局出发来考虑局部的问题,把眼前利益纳入长远利益去考虑。全局由局部构成,全局必须兼顾局部。尤其是那些关键环节,处理不好也会“一招不慎,满盘皆输”。四是大事与小事的关系。在领导实践中,领导者直接接触的,往往是大量的、纷繁复杂的具体环节和具体事务。领导者要合理安排工作,适当分权,有主有次,有急有缓,如同弹钢琴一样,十个指头动作很有节奏,互相配合,才能奏出和谐乐章。在繁杂的具体事务面前,领导者要善于合理地安排时间,按照轻重缓急,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4、规范实用的写作能力。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环节,一是学习,二是实践。多学多练,才能提高写作能力。
从实际工作方面看,基层领导干部应具备八种能力:
1、科学决策能力。决策是领导者的主要职责。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和瞬息万变的形势,领导干部要善于及时作出正确抉择。抉择不及时就会贻误战机,影响事业发展。因此,领导干部要有决策的魄力,通过科学的比较,全面的分析,进行权衡利弊得失,作出正确的决策。
2、贯彻执行能力。基层领导干部要认真贯彻省、市、县委有关精神和决定。要把上级的精神和意图根据本部门实际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案和计划贯彻下去,并做到全面准确,得当有力。
3、组织管理能力。每个单位的工作目标和发展规划都要靠领导来组织实施。领导干部要善于把单位的目标同干部职工的实际状况结合起来,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各种关系,合理组织各方力量,恰当使用各类人才,实现最终目标,取得良好效果。
4、综合协调能力。作为领导干部,良好的协调能力是不可或缺的。要善于团结各种人,与其合作共事。一方面要有很好的感情因素,善于激发干部职工的热情,为着共同的目标团结奋斗,塑造单位强大的战斗力。另一方面要善于与社会交往,与群众沟通,使各种社会因素都能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服务。
5、选材用人能力。组织的发展和事业成败的最关键因素都在于人。合理用人,因人施用也是领导干部素质的重要方面。用人得当则事业兴,用人不当则事业衰。一方面要善于发现人才,不惟学历、资历,把真正有能力的人放在重要岗位上去,并使其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事业发展。另一方面,要善于因人施用。每位干部职工不可能都是人才,但每个人也都有各自的优势。而领导干部就要根据下属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