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在哪里?一难是投你所好。你想什么,人家就会想办法送你什么;二难是编好圈套,引君入瓮。原以为是逢场作戏,可是稀里糊涂地就中了招。这无非是有求于你,如果你再一放松,就不容易把持自己。可能有人说,“礼尚往来”,我为朋友办点事,这好象符合传统做人的道德。其实不然,你是官,要清清白白做官,首先就必须堂堂正正地做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品质,也是做人基本准则。从更高的层次来说,当初入党当干部不就是为了那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誓词?因此,作为领导干部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必要时时“想一想参加革命是为什么”这个问题,时时牢记自己是为民谋利,而不是与民争利。正因为这样,作为领导干部首要的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是,要从克服自己的盲目攀比心理做起,即要做到与先进人物比,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比,与共产党员的标准和党对领导干部的要求比,要比责任而不是比报酬,比奉献而不是比索取,比高尚的道德情操而不是比富贵荣华,辩证地分析和看待先富与后富的关系,正确地对待社会变革时期的利益调整。只有这样才能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意识的侵袭,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
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一个人无论取得怎样的成绩,都应该清醒地看到,没有党的培养,没有同志们的帮助,没有广大群众的支持,个人的力量和作用是有限的。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能认为自己走上领导岗位是所谓“既得利益”,可以用这“既得权”办不该办的事。如果说有既得利益,那是人民群众信任你,相信你能够在这个岗位上用手中的权力履行好社会责任,是一个好官,老百姓得到实惠,你留下清明政声。胡长清,成克杰权多大,位多高,现在不是都完蛋了吗?邓小平同志讲“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就是这个道理,2月7日的《人民日报》有一篇《干净、干事、干成事》的文章,大家可以去看一看,想一想。要认识到如果你是用人民赋予你的权力“干净、干事、干成事”的领导,得不到提拔重用,但你一定会在人民群众的心中得到提拔重用。所以,领导干部一定要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是为了要千方百计让群众富裕起来,而不是让自己先富起来。只有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到社会的共同理想中,千方百计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在广大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础上,在党的政策范围内获取的利益才是正当的。这不仅是领导干部基本的职业道德,更是党的宗旨所要求的。
正确对待得失问题。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