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最高增幅。同时,其它各项经济工作都保持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在三个方面表现明显:一是投资需求有明显提高。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96亿元,增长28.1%,并先后有32个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相继开工建设。二是改革开放步伐有明显加快。企业改革全面推进,先后有71家企业完成或基本完成“两个置换”改革,县属所有国有、集体工商企业基本实现了民有民营。招商引资成果显著,全年引进内资项目128个,到位资金5.5亿元,增长148.8%;新批外资企业16个,到位外资1450万美元,增长40.8%。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会大局保持了稳定。三是工农业产品结构调整有明显进步。通过大力实施工业“一区一园、两线两点”和农业“一线两园”战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效明显,黎家坪、浯溪、观音滩、白水四镇优势产业带建设加快推进。我县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为科学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要充分看到我县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差距。首先应当肯定,改革开放以来,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我县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全省、全市比较,发展的差距还很大,与我县人口居全市第1位、全省第13位的排位极不相称。这种差距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从经济发展现状看。2003年我县gdp总量为46.62亿元,居全市第1位、全省第20位,而人均gdp居全市第7位、全省第53位,比全市gdp平均数低672元,比全省gdp平均数低565元;二是从工业发展现状看。2003年我县全部工业增加值为10.26亿元,居全市第2位、全省第27位;三是从投资情况看。2003年我县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74亿元,居全市第1位、全省第11位,而增幅居全市第10位;四是从财政收入情况看。2003年我县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居全市第1位、全省第29位,而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仅144元,居全市第7位、全省第65位,比全市人均水平低45元。这里必须指出,上面我所讲的困难和不足,决不是否定我们过去取得的成绩,更不是动摇大家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而是要使大家清醒地看到我县加快发展的差距,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感,立足赶超,奋起直追,加快跻身全省经济强县步伐。
第四,要充分看到我县加快发展的潜力。ⅹⅹ地处中西部的结合部,不仅具有首先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主要是粤港澳产业、资本、技术梯度转移的后发优势,还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我们的区位优势,实际上是一种紧邻粤港澳的地缘优势,并随着我们交通基础条件的根本改善,与其的空间距离大为缩短,这种地缘优势更加凸现出来,再加上我县廉价的土地、劳动力和低廉的生产成本,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生态环境,完全有可能成为吸纳粤港澳经济辐射、承接产业转移的理想后方基地。特别是通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县以水泥为主的建材业,以硅锰加工为主的冶炼业,以科力电机、丰达机电为主的先进制造业,以水电开发为主的能源工业,以优质米、茶籽油为主的食品加工业等八大标志性工程,都初具规模。这就充分说明,我县加快发展有条件、有基础、有潜力、有优势,更有希望。我们一定要增强历史使命感,抓住国家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及我省“泛珠三角”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充分挖掘自身潜力,自我加压,负重奋进,推进县域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二、要围绕发展目标,突出加快发展的重点和要求
做好今年的工作,推进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目标必须十分明确,重点必须十分突出,要求必须十分严格。面对加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