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的工作性质及个人意愿填报职位。每位考生主报一个职位,兼报一个调剂的职位。三是资格审查。由公开选拔副县级领导干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审查合格的,准予参加考试,并发给准考证。同一职位经资格审查合格的第一志愿报名人数达不到10人的,取消该职位的公开选拔,允许报考该职位的人员改报其他职位。四是笔试。笔试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素质测试,采用闭卷方式进行,笔试统一考试,不分职位。五是面试。面试采取演讲答辩的形式进行,当场公布得分情况。六是公示。鉴于公开选拔的特殊性,在公布考察对象时,即按公示的有关要求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公示时间为7天。七是组织考察。对所确定的考察对象,由市委组织考察组进行考察。通过考察全面了解干部的德才表现情况,具体考察了解他们的政治立场、思想品德、工作能力和工作实绩、廉政勤政等情况,并在其所在单位适当范围进行民主测评。八是市委讨论决定。市委组织部根据考试、考察情况,对考察人选进行综合评价,研究提出选任意见,报市委常委会议集体讨论决定。对经过考察各方面表现优秀但受职数限制未能任用的人员,列入县级后备干部管理。
这次公开选拔的副县级领导干部,均实行一年试用期。试用期满经考察称职的,正式任职,任职时间从试用期开始计算;经考察不称职的,原则上回原单位,或另行安排。
这次公开选拔副县级领导干部工作,从现在开始,计划到12月中旬基本结束。
三、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认真按照《干部任用条例》规定办事,确保选人用人质量
这次公开选拔副县级领导干部工作,选拔范围广、政策性强、责任重大,必须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的规定,坚持条件,坚持标准,坚持原则,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办事,既要发现和选拔一批优秀人才,又要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
第一,要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党管干部是党的干部工作的一项根本原则,这是由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在这次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过程中,要认真贯彻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整个选拔工作要在市委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各地各部门党委(党组)要切实负起责任,按照市委的统一要求,认真做好各项工作。在选拔过程中如发现重要情况要及时报告。
第二,要认真执行干部“四化”方针,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原则。这次公开选拔工作中,要把革命化放在首位,把好用人的政治关、能力关和作风关,真正把那些思想政治素质好、科学文化水平高、组织领导能力强、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年轻干部选拔上来。在确定人选时,必须按照规定的职位要求,严格测试、深入考察、慎重选择,宁缺毋滥,决不降格以求。对经考试、考察比较优秀但因职数限制未能选拔上来的人选,符合县级后备干部条件的,按照后备干部管理范围和程序,列入后备干部名单加强跟踪培养。
第三,要充分体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和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这次公开选拔副县级领导干部,要坚持一个条件、一个标准,让报考人员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认真落实广大干部群众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贯穿到公开选拔工作的全过程。公开选拔过程中的一些重大事项,包括选拔工作的目的和意义、条件和标准、程序和步骤以及选拔的结果,除必须保密的事项外,都要及时向社会公布。在公开选拔过程中,既要重视通过考试、答辩等环节考察干部的知识水平、综合素质,更要坚持注重实绩的原则,通过公示、考察预告等方式,扩大群众的参与程度,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把工作实绩作为评价、选拔干部的重要依据。
第四,要加强监督,严肃选拔工作纪律。公开选拔的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