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公开选拔副县级干部会上讲话 同志们: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拓宽选人用人视野,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等有关文件规定,市委决定,面向全市公开选拔一批副县级领导干部。今天的会议,就是对这次公开选拔副县级领导干部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刚才,戴保定同志宣读了《市委关于公开选拔市直部门副县级领导干部的通知》,下面,我根据市委常委会研究的意见,讲四个问题。
一、充分认识公开选拔副县级领导干部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这次面向全市公开选拔一批副县级领导干部,是优化班子结构、拓宽选人视野、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现实需要,是事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件大事。我们一定要站在时代前进、事业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思想统一到市委的部署上来。
第一,公开选拔副县级领导干部,是按照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总体目标,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指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一支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关键在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实践证明,运用公开选拔的方式选任领导干部,可以较好地体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有效防止和克服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保证干部工作的质量。因此,市委决定公开选拔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充实进市直部门领导班子,是贯彻落实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听取群众意见、落实整改措施的重要内容。
第二,公开选拔副县级领导干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世界水电旅游名城,构建和谐xx的现实需要。全面实现中央和省、市委提出的战略目标,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在湖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实现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建世界水电旅游名城、构建和谐xx的各项任务,把xx建设成为湖北在中部率先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于建设一支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通过实行公开选拔,搭建起“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平台,使一批靠得住、有本事、肯干事、能干成事的优秀人才进班子,才能更好地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第三,公开选拔副县级领导干部,是贯彻落实《干部任用条例》和中央、省市委一系列文件精神,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实际步骤。近几年来,中央、省、市委就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相继出台一系列重要法规性文件,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正在迈向“全面规划、整体推进”的新阶段,公开选拔作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在我市各地得到了广泛运用和推广。1995年以来,市委先后三次通过“双推双考”和公开选拔的方式,面向全市、全省公开选拔了45名优秀年轻干部担任县级领导职务,有力地促进了我市领导班子结构的优化和干部队伍活力的增强。今年,是我市在《干部任用条例》和5个法规性文件出台后第一次在全市范围内公开选拔副县级领导干部。这次公开选拔,就是我市贯彻落实《干部任用条例》和中央、省委有关文件精神,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