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提供完整、准确、方便、规范的地名信息服务。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速度明显加快,经济建设对地名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快速获取和传递地名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启动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创新地名服务工作方式,提高地名服务水平,既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便捷服务,为社会公众参与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又为日益频繁的国际国内交流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刚才,魏局长讲到,地名工作的规范事务、标志事务、规划事务和数字地名事务四个方面的目标非常清楚。数字地名和地名网站是与现代数字技术发展相联系的,提供现代地名公共服务系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必须与经济发展、信息社会发展相衔接。不然对经济发展,尤其对国际交往带来滞后的影响。因此,全面加强地名工作,完善地名公共服务体系,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突出重点,把握原则,切实抓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
地名公共服务工程主要包括地名规范、地名标志、地名规划和数字地名等四个方面专项工作,每项工作又有很多具体
项目,结合我市实际,重点要在开展城市地名规划、地名数据库建设和地名信息化服务上有新突破。地名规划既要立足当前,又要有一定的超前性,要与xx建设大城市,在杭宁城市带中间率先崛起的要求相适应,要充分发挥地名、文化、历史、规划等方面专家们的作用,把他们的聪明才智运用到地名规划编制中。地名数据库和信息化服务是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的体现,也是现代信息技术、通讯手段进步的标志。这三个方面的工作即要顺应大趋势,又要有xx特色。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既要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又不能盲目攀比,贪大求洋,浪费资源,非凡要努力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降低治理和服务成本。在具体工作中,要把握好以下四个原则:
一是统筹安排,分步实施的原则。今年是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的启动之年,今天的会议就是部署这项工作的动员会。各地要按照这次会议的统一部署,统筹考虑,总体安排,明确不同时段的各项任务和要求;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在总体任务框架下,有计划地分期分批组织实施。
二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包括多方面内容,各地情况都不同,在实施过程中,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从群众的需求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逐步完善。
三是健全制度、规范治理的原则。地名公共服务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需要有统一的规章制度来提高这项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水平。要把推进地名的标准化与保持地名的稳定性结合起来,通过依法规范地名,推进地名标准化建设;要把规范治理和创新服务结合起来,通过加强服务来带动和促进治理,通过规范治理来提高服务水平,努力把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成政府为民办实事的民心工程和窗口工程;要把地名工作和地名文化结合起来,努力体现先进文化的要
求,提高新增地名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品位。
四是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的原则。地名公共服务工程涉及面广,任务重,需要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各方面的整体效益。因此,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必须建立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民政部门组织实施与有关部门协调配合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健全地名委员会议事制度、专家论证制度和市民听证制度,走社会化的路子,今天参加会议的有市地名委员会的各成员单位领导,希望各单位都能积极发挥本单位、本部门的职能优势,采取有力措施,支持地名工作的开展。当前,各县、区正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要把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列入经济社会发展“